爱看小说网>破晓之行 > 第74章 周庆解惑

第74章 周庆解惑 (第2页)

作者:寿水居士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而人类必须掌握生存技巧、囤积食物,未雨绸缪。

所以这个组织一经面世,在当年特殊性肺炎流行过后,便和这世界上其它的末日论爱好者组织一道,逐渐吸引了不少会员。

周庆本来家境不错,这组织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他才加入其中。

主要是想在学习之余,经常跟着其他会员一起出去进行户外运动。

大概在前年,2o21年的时候,一个级富豪家的公子也加入了黎明会,和那创始人一拍即合,便请他父亲投资进了这黎明会,把它打造成了一个高大上的求生主题俱乐部。

还确定了俱乐部的口号为:“召唤黎明,重建希望”

那级富二代认为,身体条件、智商双高的年轻人,在世界末日中才更容易存活下来,也更能适应末日生活。

意为如果真的世界末日到来,这群体、智双高的人就像传说中的亚当、夏娃一样,肩负着带领人类世界从黑暗中走出来的重任。

所以他在欧美各国广撒英雄帖,邀请18-3o岁,身体条件和智力条件双高的年轻人加入黎明会。

所谓同性相吸,的确有不少符合要求的年轻人纷纷报名参加了这个组织。

而黎明会则在22年12月,在吕宋国宿务岛举办了一场cRossFItuoo26生存技能综合大赛。

近5万年轻的cRossFIt爱好者、生存爱好者,都在那一天登岛参加了那一场大赛,黎明会的成员至少都占了1万多人。

那场大赛举办的时间正是——12月18日,所以,异变也毫无例外的在这5万人中生了。

但可能是这部分年轻人身体条件比较好,抵抗力较强的缘故。这5万人的行尸变异率只有4o%左右。

而在初期骚乱过后,虽然也死伤惨重,但剩下约一万多名幸存者,他们逐步掌控了局势,将宿务岛占领了。

而这一万多人,年轻人居多,更有不少是高精尖科技公司的从业者,或者高管的子侄。

比如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厂商的少东家、世界最大的无人机生产厂商老板的侄女、西美最大武器生产厂商老板的女儿、世界最大纺织集团老板的弟弟。。。。。。

他们都幸运的躲过了感染、行尸的撕咬,存活了下来。

这黎明会的创始人也活了下来,他本身是军人出身,而这一万多名年轻人有大半也获得了强化能力。

而因为有大量参赛人员登岛,宿务岛上已经提前备好了大量的物资,也使这一万多人衣食无忧。

所以宿务岛很快的便以黎明会的名义,成立了应该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幸存者组织。

这大几千强化过的人类精英,在很短时间内便搞清楚了怎么锻炼来提高躯体强化效果。

而其中也不乏退伍军人、运动员,所以对于军事化训练、管理也经验丰富。

使得这宿务岛上很快便有了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队伍,在确定吕宋国政府已崩溃的前提下,他们便开始逐步收复吕宋国的领土。

而在他们在收复临近的一个岛屿时,还意外救下了几十位参加在吕宋举办的世界科技大会的各领域专家。

到这一步,黎明会有人、有专家,便尝试着开始恢复一些工厂的生产工作,进一步的武装自身。

那些上岛的富豪们大多是乘坐私人飞机来的,在他们占领了宿务机场之后,便有了向世界各地派遣人员的能力。

在那些富二代、富三代的指引下,黎明会派人员乘飞机收复、占领了华夏、西美、东南亚等多处工厂,包括兵工厂、无人机工厂、手机厂、汽车厂。

智商高的强化者,加上经验丰富、大部分也经过强化的专家的指导之下。那些生产线稍加改动,便投入生产出了不少新型的武器、载具、设备。

而完成这一切,仅仅才过去不到两周的时间。

如果在末日之前,的确会显得效率太高、度太快了。

但我自己便是强化者,很清楚如果是近一万的强化者,那脑力、体力形成的合力,将是很恐怖的一股力量。

黎明会也想弄清楚世界各地危机情况如何,所以便向几个大国派遣了多支外勤小队,一方面探查这些国家的情况,另一方面在一些非政府单位安装观察器。

这些观察器通过星链联网,可以实时拍摄观察器周围的情况,这样黎明会在宿务岛的总部便能够实时观察这些国家的情况。

在周庆说到这里时,我基本上已经搞清楚了,原来这黎明会虽然是末日前成立,但是却是在末日后这几个月崛起的。

仔细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我第一次遇到黎明会的人,是在一月五号,和周庆讲的时间是吻合的。

这时也反应过来,当时第一次那时候他们的那辆步战车,我记得很像当时那家世界知名电动汽车厂商推出的一款概念车。

而第二次遇到黎明会的人,是在一个月之后的1月18日,的确他们的装备也更先进了。

又仔细的捋了一遍周庆所说黎明会事情的逻辑关系,觉得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总有些感觉不对,又说不上哪里不对。

扭头看向李倩辰,她也眉头微皱,但却对我微微点了点头。我也没做声,继续听着周庆讲述。

周庆看我们都微微颔,都听明白了他讲述的内容。便微笑着继续说:

“既然挺哥、倩辰姐你们都知道了这黎明会的来历,我就回答一下挺哥提出的那两个疑问吧。

第一,因为被救回的专家中,有世界知名的病毒学的专家,他们在一开始曾经做出分析,这个细菌病毒综合体还存在变异的可能。

而且,我们这些幸存者身上也会生突变现象。

我们一开始的行事方针,是不可以与幸存者有任何接触,以免有感染风险。

但前几日,专家们又得出结论,这个菌毒综合体暂时处于稳定状态,近期变异风险很小。

所以这次出勤,我们得到的指令是,幸存者导致感染的风险降为最低。

可在有需要的情况下,有限的接触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