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第1页)

作者:风凝雪舞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听了他的话。我虽然有些气馁,却又奇异般的安下心来,自古征战靠的不外护是天时地利人和,先在看来,至少这人心,南城曜是有的。

  既然邺称上下,就连最普通的民众都以护卫三殿下为己任,那么,即便我短期里见不到他,他也会安然无恙的吧?

  疏影仍不死心的与守卫争辩道:&1dquo;这次传带的性质根本就不一样好不好,我们是让你直接把玉佩交给三殿下,难道他会是内应不成?”

  那守卫依旧毫不让步,&1dquo;既然是给三殿下的,就更加不能轻易传带了,万一物件上涂了毒怎么办?”

  &1dquo;你!

”疏影气节。

  我忙使了个颜色安抚他,沉吟片刻,对着守卫开口道:&1dquo;既然是见不得三殿下。那不知道大人可否唤飞龙将军出来一见?”

  他看了我一眼,摇头道:&1dquo;慢说是将军此刻不在,就算他在我也是不会为你传话的,这位小哥,你还是走吧。我也看出来了你不像是坏人,但是军法如山,我们也得防个万一,待到邺称太平了,小哥若真进府寻得三殿下,我李虎再跪下给你陪个不是,但是现在,还请小哥不要再为难我们了,”

  我知道此时此刻,多说也是无益的,在形势未明的情况下,我也不敢贸然就透漏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即便是说了,他们也不见得会相信我。于是再有不甘,我也只能到了疏影先行离开,

  我们在一家名为&1dquo;半绿”的客栈里落下脚,地方虽然不大,房间用具也比较简单,但是还算干净,疏影一面收拾床铺一面忍不住有些焦急的问道:&1dquo;少爷,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啊?”

  我看着她微微的笑了一下,这个丫头虽然看上去粗枝大叶的,但是关键时刻却丝毫不马虎,我原被是担心她改不了旧时的称谓,耳提面命的交代了好几次。没有想到这一路上行来,她倒是谨慎的很,一次也没有漏过底,就连在私底下。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他也还是称呼我为&1dquo;少爷”。

  她见我只是笑不说话,急道:&1dquo;少爷笑什么呀,我现在在这都快急死了,只怕呀,这住客栈的银子都要开不出来了。”

  &1dquo;疏影,你说如今这战乱时局,什么东西最难传达,又是什么东西传得最快最容易?”我看着窗户外三五成群嬉戏着的孩子们,没有移开眼光,只是淡淡笑问。

  疏影撇撇醉:&1dquo;这还不清楚么?最难传达的,不就是人和物件吗?不然我们现在早就见到三殿下了,少爷何必还在这个小客栈里委屈者?”

  她说完了又歪者脑袋想了片刻,方道:&1dquo;这传的最快的东西吗&he11ip;&he11ip;难道是银子?”

  我忍不住&1dquo;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也不理会她,径直起身走向门外玩耍的孩童们走去。

  疏影的声音犹自向在身后,&1dquo;少爷,你要去哪里呀?那到底是什么呀?”

  我先到街边,用碎银子换了几个糖人递给玩耍的孩子们:&1dquo;小朋友们,哥哥请你们吃糖人好不好啊?”

  &1dquo;谢谢哥哥!

”孩子们兴高彩烈的接过糖人,笑嘻嘻的向我道谢。

  &1dquo;不客气,你们在玩什么呀?”

  &1dquo;我们在玩过家家,他是爸爸,她是妈妈&he11ip;&he11ip;”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嚷嚷起来。

  我微笑的问道:&1dquo;那哥哥也和你们一起玩好不好啊?”

  &1dquo;好啊好啊&he11ip;&he11ip;可是哥哥你要扮演什么呢?”

  我故意想了一想,然后开口说道:&1dquo;哥哥扮教书先生,今天就先教你们念一歌谣好不好啊?”

  &1dquo;好啊好啊&he11ip;&he11ip;”

  我在孩子们的一片欢声笑语中微微沉吟。片刻之后,轻轻念出了第一句:&1dquo;。”

  &1dquo;上京清风度漠北----”孩子们笑嘻嘻的。拖长了声音跟在我后面念着。

  我微微一笑,接着开口:&1dquo;秋寒妇念送边衣。”

  &1dquo;秋寒妇念送边衣&he11ip;&he11ip;”

  &1dquo;令如山,见不得。”

  &1dquo;令如山,见不得&he11ip;&he11ip;”

  &1dquo;邺城独起闻奏角&he11ip;&he11ip;”

  &1dquo;邺城独起闻奏角&he11ip;&he11ip;”

  &1dquo;半溪空守侯王孙&he11ip;&he11ip;”

  &1dquo;半溪空守侯王孙&he11ip;&he11ip;”

  我微微笑着。听他们奶声奶气的念诵,一遍又一遍。

  越来越多的孩子觉了这边的动静。笑嘻嘻的跑过来凑热闹,不一会儿,也跟着一起念诵起来。

  他们稚气的声音,最初念得并不是很熟练,咯咯噔噔的,常常需要彼此之间笑闹着提点,到了都记不住的时候,便都睁大了眼睛看着我。

  我微笑着一遍又一遍的教他们,不厌其烦。

  在这战乱的时局下,糙木皆兵,特别是如今又有了北胡人的混入,邺城之内,最难传送的便是人与物件,这一点,疏影到是没有说错。

  而若要说传得最快最容易的东西,却非人言莫属。历来都是这样的,而在这战乱的敏感时期,就更加是如此了

  自古兵者,皆是为了国之大事。而两军交战,惟有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