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第1页)

  睁着眼说瞎话的张碧筠也算是一位妙人,林泉见她不过二十五六岁,若非自己过来之前对星湖苑的楼盘有一些了解,也无法判断出她模棱两可的话里的真实意思。

  林泉将烟灰弹在张碧筠面前的玻璃桌上,说道:“星湖苑开盘九个半月,楼盘今年四月交房,一期十二栋楼,五百七十六户,实际销售一百七十一户,不足三成。如果贵公司老总在家的话,我希望跟他当面谈。”

  “我们徐总下午到市里去了,你有什么要求,我会代为转达。”

  “算了,还请张经理领我参观一下楼盘。”

  正如林泉所料,星湖苑一期十二栋楼,还有七成的房屋未售出,其中还有四栋楼原封未动。每栋楼共有四十八户,一栋楼的总面积在五千到六千平方米。这么多空置的房源占用开商大约三千万左右的资金,或许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欠款或者贷款。星湖苑二期的批文早就下来,林泉刚从相关部门调阅了资料,星湖苑二期之所以没有启动,一是资金的缺口,第二恐怕星湖房地产开公司的老总对这片地域丧失信心了。

  第二十四章开商也可能破产

  从规划图上,星湖苑总项目开土地面积将过五百亩,开住宅两千户,二期的土地已经审批下来,林泉不由的羡慕起那个正为卖不出房头疼的老总。二期开规模跟一期相当,区计划推行之行,这位老总差不多三年之间可以赚取三千万到五千万的利润。相对这样规模的房地产开,资金回报率真是惊人。

  林泉在与吴国以后的接触中,逐渐了解星湖房地产开公司当前的真实情况,公司现在的流金资金已不足百万,却承担着两千万的商业贷款,每个月的还贷利息就将近十万,还有数百万的工程欠款,还有四个月就到还款期限。等到那时,销售还达不到五成的话,连延期还贷的借口也没有,只有宣布破产。

  徐建每天愁眉苦脸,直至林泉的到来让他看到一线生机。

  银行的贷款期将至,楼盘的销售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徐建正四处挣扎着,努力不让自己陷入破产的边缘。手落在别克的真皮驾驶盘上,眉头紧锁着,脑子里幻想着销售中心让购房的人挤满,猛的现自己闯了一个红灯,惊了一身冷汗,定了定神,拐弯进入星湖路。

  这时,林泉正顺着龙城路往外走,这里的出租车很少,徐建瞥见林泉腋下挟着的公文包,跟副驾驶座上的阿玛尼是同一款,心里想:这里附近只有星湖苑,滨江风景园,还要再过去三公里,会不会看房的人?

  徐建踩着油门,加回到售楼中心,看见张碧筠,问她:“我回来时看到一个年轻人,他正沿着星湖路往外走。”

将公文包推到她的面前,“他也拿着这款公文包,是看房的?”

  小徐凑过来:“好像是这款呢,徐总啊,这只包值多少钱?”

  “阿玛尼99th,3888。”

  “啊,顶我四个月工资,刚刚是张经理接待的。”

  张碧筠说道:“他对楼盘的情况比较熟悉,过来之前,有过研究,不过他在八五折的价位上,还要求降价,再降,就到我们的成本价,正谈着,他接了个电话,就出去了。”

  “他叫什么姓名,电话是多少?”

  “他叫林泉,我问来着的,他只说会跟徐总你直接联系,看不出他有多少诚意,二十三四岁,举止间多少有些装腔作势,好像怕人小看了他。”

  徐建若有所思的掏出烟来,小徐嚷道:“那小青年就抽这烟,过滤嘴好像还要长一点。”

徐建低头一看,见自己掏出的是大熊猫,装回去,掏出硬壳中华来。

  张碧筠笑着说:“那人跟徐总一样,大熊猫也就装装样子,我陪他三个小时,就看见他抽过一支,小徐就给他一支烟唬得屁颠屁颠的。”

  徐建盯着张碧筠勾人心魄的眼睛,他当初招她进公司,就有将她展到床上的念头,后来见她的能力很不错,没急着下手,这会儿公司经营陷入困境,也对清楚公司状况的张碧筠绝了这个念头:好几家房地产开公司招揽她过去,她都一一拒绝了,算得上对公司有情有义:“你真觉得他没有什么诚意?”

  “房型的细节,他一点都不关心,倒是时不时打听公司的经营状况,要不是他故作高调,我还以为他是别家公司派来打探的。”

  徐建叹了一口气:“要是有人对二期工程感兴,公司的情况也可以缓一缓。”

  “哦,徐总到丽景谈得如何?”

  “刚到陈明杭的办公室坐下,他就说有重要会议走了,只留下一个业务经理。”

  “二期的土地费用,明里一万八每亩,那是到农民手里的价,但是公司付出每亩四万的代价。我们在一期上投入这么多,摊到二期上,每亩算八万的成本,我们已经让了很大的一步。”

  “陈明杭心狠手辣,他知道我们的财务状况,银行那头给他卡死了,没有我们活动的余地,西城建筑公司有我们开出的四百万期票,三个月后兑现。听说陈明杭正准备入股西城建筑公司,看来他是要等到期票到期,这样一来,他控制着银行和建成筑公司两头,就能够低价接手星湖。”

  “徐总有没有想过找别的开商合作?”

  “丽景背后是市长张权……”

  星湖二期、三期都开出来,形成小区规模之后,这里的房产价值才会体现出来,必须寻找有实力的开商合作才行,但是丽景对星湖虎视眈眈,有实力的开商无不清楚丽景背后的强势人物,只怕没有哪家有实力的开商愿意走到风浪尖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