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情理结合 (第1页)

作者:朝暮倾卿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许行丰本站着一动不动的,就有些局促,现在听到自己老师说去架子上抽书看,自然是乐意的,赶紧找到了老师说的那本书。

翻开一看,第一页便写着判案(一),明显几个大字也是手写的,而且还与案录(一)字迹一模一样,明显出自同一人之手。

许行丰迫不及待往后翻,现目录正好与案录的一模一样,看来这两本书是对应的,许行丰虽没看过老师亲手写字,但也猜到大概这两本书就出自老师之手。

许行丰往后翻,仔细阅读判案,只能说自己老师判案是真厉害,府学里的夫子的判案对比起老师的,高低立见,难怪老师能成为大理寺少卿,这判案谁人看了不说一声绝呀。

看了两个判案,许行丰便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但许行丰觉得自己现的问题可能还不完全,难怪自己老师看见自己的判案皱眉。

老师的判案,法理相结,不死板,变通自如,而且对于钻了律法空子之人,老师也能利用数条刑律结合断例将犯人绳之以法。

自己的判案确实是将每个犯人都对应律法进行判罪,无一遗漏,但是却过于死板了些,没有做到情,仅仅讲了法,看似公道无私,却让许多犯人钻了空子。

等许行丰刚看完第十个判案,正在仔细琢磨时,便听到了老师那边将自己的判案放在桌上的声音。

“看了我的判案,可知道了自己哪儿不足?”

“是。”

许行丰将自己的见解给说了出来,请老师教导。

“你说的不错,我刚瞧了你的判案,你的律法条例应该是背得很不错,桩桩件件,每一犯人,你都能找到对应条例,你这种判案但也不能说有错,应考乡试是没问题的,说不得还能得个上。

但是若是想往后走,参加会试,后面的殿试,却是不行,如果你以后想要为一方父母官,若是如此判案,小人逍遥法外,苦主怨声载道却是再正常不过。”

“学生醒得,以后必定仔细揣摩,绝不再过于刻板,还请老师能时时批评教导。”

许行丰听到自己老师的一番话,便知道老师是真花了心思在教导自己,心中感激,更是将自己问题谨记在心。

“你的这些问题,是习惯性思维导致的,非一时半会可矫正,你将我刚让你抽的书以及自己的判案带回去,仔细对比前十五例,然后试着重新将后面的案例判一遍,再对比,看看问题,再来找我。”

许行丰没觉得老师让自己去现问题是在敷衍自己,在学习这条路上,没谁能永远帮谁,必须有足够强的自学能力,去解决问题,这样以后才能不惧问题。

“是,多谢老师。”

许行丰回了府学,将之前自己做过的判案都给翻了出来,现自己的问题还真是无处不显,要不是有老师教导,不知要走多少弯路,撞多少次南墙,才能现,许行丰由此越知道了老师的厉害。

前面十五例判案,许行丰真是一遍又一遍揣摩,两相对比,本来两三天就能看完的判案,许行丰硬是琢磨了半个月才动手将后面的案子给重新判一遍。

判案就更久了,许行丰每做完三篇判案,便同老师的对比一番,现真如老师所言,自己一开始虽然时刻提醒要情理结合,但惯性思维作祟。

后面慢慢的改掉了惯性思维,又现自己明明知道一些犯人钻了空子,该判罪,却苦于找不到律法条例去判罪。

但每次一看到老师的判案便恍然大悟,真的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就这样,许行丰又将律法条例进行了归类,自己每日都思量一个人如果想做一件犯罪的事,却又不想被判罪,应该如何做。

每日设置一个情景,然后将自己设想为犯人,该如何高智商犯罪,然后再反推,作为官员,该如何利用律法将他定罪。

张子轩同史承宇两人看着许行丰每天就连走路时都是呢喃自语,一会皱眉,一会窃喜,一会怒瞪的,只觉得许行丰这是对律法彻底入魔了。

许行丰用这样的方法,冥想了两个月,现对判案极有效果。

于是便将这个方法告诉了张子轩二人,张子轩和史承宇听完后,瞠目结舌,直呼牛逼,这样每天角色反转下来,精神都容易错乱吧,直呼自己没有那个本领,还是先老老实实背律法。

到了五月中旬休沐放月假,许行丰坐船走水路回了县城。

主要是因为六月的时候,小叔许运许文,姑父王思墨,姐夫李之喻,曾睿然他们都要参加今年的院试。

许行丰自然是将这事放在了心上,之前一直忙于自己的事,不得空回家,这距离院试只有半个多月了,许行丰可不就得抽空回家一趟。

许行丰只去广聚轩同爷爷奶奶打了招呼便回了东街的宅子,宅子没人,不过幸好许行丰有钥匙。

许行丰将自己房间打扫了一遍,便去县学外等着,因为明日正好县学也休沐。

到了黄昏时候,许行丰便见王思墨先同李之喻出来了。

两人看见许行丰都甚是惊喜,后面听说许行丰是想着能传授一些院试的经验与他们,更是感激。

没一会,人就都到齐了,大家自然都不肯回家,索性便都去了许家东街的宅子,除了这几人外,还有王思墨的表弟王思飞,听说他今年过了童生试,打算一鼓作气去试试院试。

王思飞这人也是个懂礼知趣之人,他一同去宅子,许行丰自然是没意见的。

一行七人到了东街宅子,也没时间干其他不相干的,许行丰直接便给他们讲了不少的算法难题。

然后又讲了不少经典的律法题,都是许行丰自己总结的,自然那种情理结合的答法现在不适合他们,毕竟如果现在改解题思路,反倒弄巧成拙。

接着便是经义,自从有了截搭题这种高难度的洗礼,许行丰现在对院试的经义已经是信手拈来了。

最后时务策,许行丰也尝试着压了两个方面的题,给了思路,能不能中就看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