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青州行中 (第2页)

作者:我爱左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胡湘道,胡湘说的运输价格可谓昂贵。

“胡公子,出手真是阔绰,你们胡家何处得来如此多的财富,竟然能雇佣海船走私违禁物,”

华岳道。

这个时代,雇佣海船运输货物,可是需要很多的金银的,而且又是违禁物,那运费必定比普通货物高数倍,甚至十倍,按南宋的县,都可能没有这个财力,怪不得华岳疑惑。

“呵呵,晚上,华大人喝酒时候便知道了,我们胡家来钱的营生不比盐场获利少,”

胡湘道。

胡湘一直没有关注过食盐,后来和胡管家交流后才知道,现在的武安每天需要百斤的食盐,平时看似吃一点盐,但是人每天都吃呀。

按后世人一般一天食盐不过六克人,古代因为盐贵,按每天食2克计算,武安目前要供应两万人计算,每天就需要八十斤,武安这一斤盐,销售价格都要一两多银子。所以说古代盐商都是大商人。

但武安的盐是胡家专卖,胡家卖盐都是平价盐,不会加钱的。

这次胡湘带来的二十多匹马,考虑到机动性,也只能携带千斤盐,只够武安半个月的量,当然武安也会从大名府获得官盐,不然真不够的。

胡湘这次来青州,对李全说,以后要投靠李全,实际是要建立食盐的供货渠道,还有以后运输到胶州湾的硝石,也都需要李全的协助,如果李全控制了泰山区域硫磺产地,更得和李全搞好关系了。

胡湘虽然和彭义斌关系好,但彭义斌的忠义军都是叫花子队伍,除了烂命一条,什么都没有。

胡湘和华岳谈了一会,华岳便离开了。

晚上的时候,李全举行了宴会,

这天寒地冻的,胡家的美酒,犹如烈火下肚,李全喝的更是满面红光,华岳说这酒要是在临安售卖,那必定火爆。

胡湘也趁机说,可以让李全代理胡家酒的销售。

李全嘴上不说,但心里一阵狂喜。

山东遭受战乱多年,各地百姓普遍贫困,就是李全的军粮也是靠南宋供应,当地根本征收不到足够的军粮。

李全要是再有来钱渠道,又能招兵买马,扩大实力了,现在南宋只给了李全一万五千人编制的粮草,根本不够李全的粮饷开支。

所以李全听到胡湘的话,欣喜若狂了,但李全面部不会表露出来的。

当然,胡家酒要是往南宋销售,也得依靠李全,山东到楚州大部分地界都是在李全的控制下,李全要是代理,路上肯定安全的多。

“我听华军师说,你们以后会有硝石,运到胶州湾,放心,只要到了我的地界,安全的很,都是自己人,要什么运费,这硝石我青州也紧缺的很,胡公子有来源途径,能不能也给青州的守军也留些,我们用盐换,”

李全说道。

胡湘后来也想这硝石,到了李全的地界,不拔根毛,恐怕难以安全过境,于是说道:“我也正有此意,购买这些硝石,在海运到北方,花费银两太多了,能换取些盐,也能弥补我们胡家的花费。”

“哈哈!

看来这是两得其所了,”

李全大笑道。

话虽然这样说,可是到时候林管家,运回的不但是硝石,还有金银,可以说胡家不缺那卖盐所得的利润,缺的是硝石。宁可给别人天价运费,也不愿分硝石给别人。

“胡公子,我敬你一杯,感谢公子的救命之恩,”

华岳道。

“我得到华军师这样的人才,也是胡公子的功劳,我也敬胡公子一杯,”

李全道。

“恩,这也是天意让华大人大难不死,”

胡湘道。

胡湘,李全等人酒宴上,你来我往的觥筹交错。

胡湘也时不时恭维李全。

李铁枪的大名燕赵地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自己自己从小就崇拜,是心目中大英雄。

当年李全开始聚众红袄军起义时候,胡湘还是个孩子,不知道那时候胡湘是不是崇拜李全,不过李全的妻子杨妙真,当时的胡湘应该崇拜的很,杨四娘可是江湖中有名的侠女,可谓江湖第一美人,据说很多红袄军头领都很窥探。

胡湘想,现在有些忠义军头领不服李全节制,甚至兵戎相见,估计都是当年李全的情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