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第1页)

作者:东边月亮圆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眼神还向下看。

  大米是头皮一紧,什么旖旎心思都不敢有,说:“我会的。”

  女孩子的名声是最要紧的,毕竟不到最后,谁都说不好,他哪怕再希望事事如意,也架不住世事无常,说难听点,万一他英年早逝呢?

  王武没说话,只想给他看出一个窟窿来。

  处对象的第一天,不对,第一个小时就这样。

  大米是只能苦笑。

  倒是典礼结束后,王月婷一边得意给父母展示自己的毕业证书,偷偷挡着给他一个撒娇的笑。

  大米当然吃这套,说白了他自己也知道,不是仗着青梅竹马的情分,不是王家人好说话,只怕更难。

  他谁也不抱怨,只做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就行。

  总之两个异父异母的好兄弟,既跨出第一步,又好像只有半步,是都长路漫漫啊。

  第7章出第一更

  毕业以后,禾儿有个大问题,就是她的工作。

  和小麦他们一样,在这个人人以分配为荣的年代,她并没有选择学校给出的那些工作,几位教授也曾经想推荐她到中央单位去,但都被拒绝。

  禾儿知道自己的性格,太跳,去那儿少说得写材料先熬上三年,十年后也许才有她的言权,又太久。

  十九岁的大姑娘,迫不及待想闯出一片天来,思来想去,决定到闽省转一转。

  沿海人会做生意,闽南地区尤为知名,各种小作坊层出不穷,加上特区改革,是对宝岛的第一线。

  但赵秀云是不可能让孩子一个人出门的,即使是严打过去没多久,八六年,一个漂亮姑娘搭火车也是件危险事,哪怕女儿的身手不错。

  禾儿打小练武,向来自负,不过还是叫上高明——反正他是很乐意的。

  但处了对象的小年轻独自出门,听上去又不合适,甚至连亲都没有定,民风不开放,传出去叫什么事。

  方海想想,把放暑假的小女儿苗苗也塞进队伍。

  苗苗只知道自己是去旅游看大海的,收拾起行李别提多兴致勃勃。

  已经决定画它个百八十幅带回家——她打小学的国画,师从是国内有名的大家赵千老师。

  和妹妹的兴奋相比,禾儿显然有自己的小九九。

  她也是生平头回处对象,偶尔牵个手到家门口都很心虚,虽然父母都不反对,但总是有那么些“主动”

的自觉,好像回到小时候,犯错就在巷子口探头,看家里有没有人在才敢回。

  高明也不遑多让,他们是从小一块长大的,以前他到方家门口接送是常事,现在倒变得古怪,唯恐多停留一步,招来哪位长辈的“教训”

——主要是方叔叔,看他总跟看什么小流氓似的,天地良心,他也只敢偷偷拉个手。

  总之两个人都有些不习惯,加上确实有必要跑这么一趟,利利索索地要出门。

  王月婷起先是想跟着去的,毕竟三个人一向孟不离焦,但她家举家之力,给她凑出十万块钱用,她就在大街上租下三间店面,预备开间市——这也属于服务性行业,不在干部子女禁止经商的范围。

  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最近正在满世界跑货源,当然也有人陪着。

  不过临出那天,她还是到火车站送人,嘱咐道:“别忘了帮我看看有什么能在店里卖的啊。”

  光靠本地的货源当然不够有竞争力,她最近还在附近几座城市转悠来着。

  禾儿当然应下,两个女孩子不知道嘀咕什么,你拍我一下,你推你一下,往某个方向看一眼,脸都红起来。

  方海是不放心,非要连送孩子,反正他在公安学校上班,这会也是放暑假的时候,不像媳妇在电视台,忙得没个准点。

  见状眉头拧起来,警告道:”

你们才没多大,少给我想些有的没的啊。“

  二十左右的年轻人,谈着对象,说心里没有旖旎的念头是骗人的,但被大人一说,手摆得飞快说:“没有的事。”

  哪怕不是王家长辈,大米都不敢大意,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他俩能有这胆子,不会青梅竹马,硬生生拖到现在才捅破窗户纸,况且女孩子的名声要紧,哪能行啊。

  方海是半信半疑,到底养的是女儿,有些话他不好说,心内哀叹道,不知媳妇有没有跟孩子提过。

  赵秀云当然是跟孩子提过的,于男女之间上,她向来保守,跟女儿说得也直接,只道:“你们牵手亲一下的我全当不知道,别的要是敢乱来,我腿就给你打断。”

  禾儿光听到亲脸都红了,只敢看地板说:“知道啦。”

  得益于她妈早年的教育,床上那点事她还是一知半解的,但这个年代,谁都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她只差拍胸脯说:“绝对不会。”

  当然,她刚刚跟好朋友讲的也是这几句母女间的私房话,说:“我妈说‘出去要住两间房’,你说她什么意思?”

  王月婷也是懵懵懂懂,她们这代小姑娘都这样,说知道吧,又不是太清楚,说不知道的,又是半大的人了,但不耽误她调侃说:“你那天还想亲高明呢。”

  那是好奇,有什么罪。

  禾儿羞得拍她一下说:“小点声。”

  平常再大大咧咧的人都一样。

  两个人笑笑闹闹,火车快开才分开。

  现在买软卧票不像原来,级别不够要托关系,是只要到窗口就买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