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第1页)

作者:东边月亮圆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苗苗摇摇头说:“这是理科的数学卷。”

  禾儿心想自己都昏头了,妹妹是文科生,自己点点头说:“是今年的题目。”

  她当时还特意做过,想试试还能答对多少题。

  做过的尚且拿不准,好像一放下就忘记,更何况张三这几年做的考卷太多,相似的题目不知道有多少,看过一眼的东西压根没往心里去。

  他考完后把所有的复习材料全送给邻居家,人家正好有个开学要读高三的孩子王五,人也挺勤奋用功的,一整个假期都在做这些题目,倒叫他现端倪。

  王五左右一对题目,到外头就说:“禾苗教育挺厉害的啊,高考题目都能押对。”

  押题哪怕是学校都很常见,更何况人家是专门挣这个钱,听说有一大帮子人天天在办公室研究会考什么。

  这话传来传去,就变成禾苗教育搞到了高考题目,加上有人刻意宣扬的方家人的背景,变得可信起来。

  更有人罗列证据,把培训班出过的卷子搜集整理起来,现各科都有和高考试卷相似的题目,直接一封写得板上钉钉的举报信,声称禾苗教育今年的好成绩一定有猫腻,从都那边递上去的,昨天下午就有人来查封,还把陈老师带走。

  培训班现在已经是停课阶段,堪称人心惶惶,家长已经来要退费。还有没说的,职工那么多,这个月工资没结呢,都有人明里暗里在打听,只差说私营老板就是不靠谱。

  培训班的资金一向比较紧,更何况今年都投资在学生服务中心那边,一时半会哪有钱退。

  收钱不退,那不就是黑店,市工商局的人都来几回,才把人都劝回去,只说一切等老板今天回来再说。

  禾儿一路上想过很多,这会并不觉得难办。

  她看一眼父母,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想想说:“先去看看吧。”

  眼神挪开,还没张嘴,高明已经说:“小麦两万,大米一万,月婷拿了两万,周杨也送过来一万,加上我手里三万块钱,一共九万,退费加结老师工资,还差一部分,在凑了。”

  账是他昨天叫陈慧云连夜算出来的,不管人回来做什么决定,都得把前头的事情都安排好。

  其实钱的事情不是最难办的,是好不容易打出来的口碑和今后的路,禾儿一下子觉得什么都不烦,笑出来说:“你们手脚还挺快。”

  家里虽然没积蓄,但钱是好借的,这点她从来不担心。

  赵秀云提心吊胆的也不是这件事,她不怕孩子受挫折,只怕站不起来,欣慰地拍拍女儿的肩膀说:“忙去吧。”

  又说:“你爸估计得上单位一趟,我去帮你打听打听,晚些培训班见。”

  有名有姓的举报,方海少说得去接受询问,到他这个级别,一举一动都要小心。

  不过他看着还挺好,想着就这么“荣休”

也不错,掐着姑娘的脸说:“去吧。”

  禾儿最怕是连累爸爸,松口气点头如捣蒜,虚无在穿短袖的手臂上撸两下,很是雄赳赳气昂昂道:“走着。”

  就是走着走着,多牵住一只手。

  方家三口还没走远,方海低骂一声道:“小兔崽子。”

  赵秀云好笑道:“行啦,你自己还有事呢,管得上这些。”

  方海是身正不怕影子斜,说:“组织才不会冤枉人。”

  这也是他的底气,一家子可从来不搞这些魑魅魍魉的事情。

  赵秀云也是这么想的,推他一下说:“快走吧你。”

  又跟小女儿说:“苗苗自己回家,妈妈有点事啊。”

  苗苗知道自己帮不上忙,一个人推着一家子的行李走,她力气本来挺大的,就是一个人顾四个行李箱有些手忙脚乱,见斜旁插进来一只手,还以为是什么贼,正要一肘子打过去。

  周杨说:“是我。”

  苗苗手收回来,现自己都走到出租车站,那会看见他也不稀奇,问道:“我妈他们走我前面,你看到了吗?”

  周杨点点头,帮她拿东西,说:“早上就是我载高明来的。”

  他小时候在家属院住过几年,后来随父母调到南京居住,中专毕业后在本来在公交公司上班修车,前年因为不想去当兵,和家里人吵一架后跑到沪市,参加出租车公司的考试。

  现在能开出租车的可都是精挑细选,出名的工资高,要求高,会外语、会开车修车、长得好是基础。

  周杨当时没少让苗苗做口语陪练,对着她一向照顾,把行李都放进后备箱说:“你妈让我送你回去。”

  苗苗不悦地撅嘴说:“哼,老把我当小孩。”

  周杨看着她这张脸想,恰恰相反,是因为大姑娘长得太招人眼啦。

  不过一句话不说,拉开车门道:“贵宾请上车。”

  另一边,禾儿他们也在出租车上。

  这年头打车贵,还有一点是车上有外人,说什么话都不方便,几个人各自呆看窗外。

  高明的视线一直停留在身侧的人,感觉得到她掌心的温度,说:“四川好玩吗?”

  禾儿点点头应,可惜道:“还有好几个地方没去。”

  陈辉明本来觉得挺火烧眉毛的,毕竟他是辞掉学校的工作出来跟着干,可受他们态度影响,一下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到培训班,对着封条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