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凡尘如梦 > 第37章 舍生忘死

第37章 舍生忘死 (第2页)

作者:陈小愚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慕容雪霏又道:“舍身崖三字,不如就此毁了,以免误导世人,大师意下如何?”

慈心大师道:“我倒有个主意,不如将施主的故事刻在上面,让世人明白佛法的真正含义,舍生方能重生。”

慕容雪霏点头同意,本欲将寒冰剑借给慈心大师,慈心大师却拾起一根树枝,在石头上划过,石屑纷纷飘落,一气呵成。慕容雪霏心中叹道,好强的功力,当今世上,能用树枝在石头上写字的恐怕也没有几个。

在金顶的另一侧,茫茫云海之中,浮现出了一团七色宝光。慕容雪霏道:“大师,那边是什么?”

慈心大师说:“那七色宝光就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叫做佛光。”

慕容雪霏走近去瞧,哪里有什么菩萨,光环中却出现了自己的身影。慕容雪霏感到很奇怪,就问慈心大师:“怎么光环中出现了我的影子?”

慈心大师道:“菩萨本无相,舍生忘死,救人苦难,这不就是菩萨的本相吗?”

慕容雪霏似乎明白了什么,道:“多谢大师。只是我需要赶回去了,等到闲暇之时,我再登顶峨眉,向大师请教。”

慈心大师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天色渐晚,施主不如去洗象池歇息一晚,明日下山。”

“洗象池?”

慕容雪霏话音刚落,慈心大师身影飘忽,已不见了踪影,只听一个声音传来:“老衲在洗象池恭候施主。”

好快的身法,慕容雪霏心中暗暗感叹。下山之时,峨眉山也飘起了纷纷细雪,如同琼花碎玉一般从天上洒下来。

慕容雪霏拾级而下,脚踩着积雪起吱呀吱呀的声音,身后留下了一串小小的脚印,冰瀑下垂,宛如玉龙在山中盘桓。约莫行了一个多时辰,来到了洗象池边,蜀地多山,峨眉山远比中原的许多山峰要高。那洗象池虽然不在山顶,所在之处,也是凌然于茫茫云海之上。此时风雪既停,月朗星稀,洗象池泉水清澈,月亮的影子浸在这如杯泉的象池之中,云雾在半空中飘动,宛若置身霄汉。慕容雪霏在此时此刻,想起了成都的魏云鸿,想起了在汉中驻守的将士,想起了远在洛阳的司空凡和姬如梦。此时此刻,我们虽然天各一方,但是却能共拥一轮明月。

后来唐代诗人李白登峨眉山,曾作《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明代诗人顾炎武也曾描述洗象池的月色“洗象池边秋夜半,常留明月照寒林。”

池月共赏,心情却各异。

慈心禅师此时从寺中缓缓走来,道:“施主,老僧在此恭候多时了。”

“大师好快的脚程,在下自叹不如。”

“女施主不必过谦,寺中佛门之地,留宿多有不便,叫施主前来,却是另有一番去处为施主安排。愿对施主修为有所补益,不知意下如何?”

这一点倒是出乎慕容雪霏意料之外,道:“但凭大师安排。”

“随我来吧。”

慈心大师带着慕容雪霏顺着洗象池往下走,有一天然洞穴入口,洞口处刻着“岩谷灵光”

四个大字。“施主今夜在此安歇吧,明日一早即可下山,不必与我告辞。”

慕容雪霏不明白所以,先自答应。步入洞中,借着从洞口射进来的月光,隐隐看到里面石桌,石凳,石床,日常用度,俱是齐全。她点燃火把,将石洞中照得通明,石洞里面另有一洞。她再往里走去,里面的石洞远比外面的石洞大,却是空空如也,再往石壁上看时,却大出意料,上面密密麻麻画满了画。一位长须老者,手握长剑,开始都是些寻常招式,然而之后往往有各种变招,都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递出。再往后看,那人手中的长剑消失,或折枝为剑,或凝水为冰,虽然没有利刃,剑气却较之之前更盛。等到看完一遍,已是目眩神驰。图画后面,有一段文字刻在石壁上:

剑术之魂,以无形克有形,以无声胜有声。夫唯无形,故有形之剑皆不能御;夫唯无声,故有声之剑皆为之下矣。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水为天下至柔,凝水为冰,则可破坚盾,冰融为水,复归于无形。以兵刃之利破敌,兵刃若失则危,以气驭剑,摘叶飞花皆为利刃。然心境非澄明之士,不可学……故创此灵光剑法,待有缘之人习之。左慈。

慕容雪霏之前觉得,招式越是繁复,威力越大,如今看来,剑术的精要是顺其自然,以无形之招,破天下之有形。

慕容雪霏将石壁上的图画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闭目沉思,头脑越来越清明。她原本天资聪颖,看过几遍之后,早已牢记于心。又在脑中转过几遍之后,走出洞外,在明月之下舞剑抒怀。树影、人影、剑影在月色中在天地间交错,组成了一幅极美的画面。

待把剑法使过一遍之后,觉得内心无比宁静,只是凝水成冰,摘叶飞花之术,不是朝夕之间所能练成,然而已通剑理,剩下的也只是时间问题。慕容雪霏继而对其中的一些不明的关节又反复思索,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