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宗泽2 (第2页)

作者:半佛海狸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顾渊说着苦笑了一下,再次试探,“要不……宗帅若是有什么见解,一会儿等顺德帝姬来了,与她分说一下?”

“我与她分说做甚,她又不是官家……怕是也左右不了官家的决断吧。”

听到这个名字,宗泽倒是摇了摇头,话语间难得没有带上什么尖酸刻薄的语气。

这位帝姬幼时便喜爱舞枪弄棒的事情他是有所耳闻的。只是怎么也没想到,国难之时,那位太上养得那么多皇子没有站出来,挺身而出的反而是这样一位天家帝姬。

想到这,这位老帅又禁不住气急:“好!

顾节度你不愿意表态,那老夫来替你说!

咱们大宋一连摊上三个毫无担当的官家,可算是国之大不幸!

如今这位,虚伪更甚!

还不如之前那两个,至少明白告诉咱们自己是废物蠢货!

他们至少干不出一面四处传檄血战到底,一面悄然弃掉两河千万士民的事情!

如今看起来,上面这位新君,怕是只想依淮水自守,连祖宗基业也不敢去要了!”

他说到急处,连着咳了一气,顾渊刚起身想要去给这位老帅打杯水来,却被他一把按在凳子上。

这老人瘦骨嶙峋的,可手上力道却大得出奇。顾渊这也算是能上阵冲杀的身板,居然被他一把按住,试了几下都没有站得起来。

“顾节度!”

宗泽凑到他面前,逼视他,声音低沉,“前日,你敢当着汴京百姓的面大骂赵家负了这天下,怎地今日老夫已经说了那么多天家不是,你却不敢一言?这是如何道理?”

他说着愈不耐,围着坐在凳上有些手足无措的顾渊转了两圈,将手中一份折子掏了出来,甩给顾渊:“难道你信得过汴京满城百姓的悠悠之口,却唯独信不过老夫么?”

顾渊疑惑地展开那张折子,上面果然是那些投了伪楚的文臣,在请罪的折子中又参了自己一本。看样子是打算给自己扣个谋逆的帽子,去换他们一条活路!

他挥了挥那折子,疑惑地看向宗泽,而后者只是冷哼一声,将折子一把夺回,顺手便扔到火盆之中。

那老帅一直看着那张折子在火盆里翻卷起来化作灰烬,方才缓缓言道:“顾节度,你想收拾旧山河、你想看试手补天裂,那便夹好那条狐狸尾巴,不要图一时口舌之快!”

“宗帅教训的是……”

顾渊听了微微一笑道,“在这帐中说了这么多,难道不是逞口舌之快?”

“你和老夫能一样?老夫正经的进士出身,宦海浮沉几十年!

如今行将就木,自然是不怕他们!

可你不一样,你出身不正,甚至连将门武臣那便都靠不上!

又带着一支人人眼红的强军,天然就站在朝中那些文臣的对立面上!”

这一番话,轻易便戳到了顾渊痛处,他又怎么可能不清楚自己如今处境?表面上烈火烹油的人物,背地里却还不知有多少明枪暗箭指着他,让他每一翻行事都不得不如履薄冰般谨慎才行!

可偏偏金人巨大的军事威胁就压在北方,他根本没时间思虑那么多!

宗泽眼见他沉默下来,不再与自己斗嘴,也是冷哼一声,缓缓说道:“顾节度战场纵横,屡破金兵,是我朝靖康以来战果最大的领军之臣。不像我,拉起名义上十万人的队伍,却连一个像样的战果都没有,对节度你的功业,老夫心里是羡艳得紧的。”

说到这里,他苦笑,总算是收敛起那一副愤世嫉俗的样子,深深叹了口气:“只是论起政争,老夫还想提醒节度一句,咱们朝廷对文臣士大夫宽厚,可对能节帅一方的武臣却向来严苛得紧。不然如何百年来,连个小小西夏都平不了……

如今金军入寇,大宋自食恶果——便是千里收骏骨,世上已无狄武襄!”

注:狄武襄指狄青(1oo8年-1o57年),字汉臣。

宋仁宗时,凭借战功,累迁延州指挥使。1o53年,领兵夜袭昆仑关,平定侬智高之乱。此后一路升迁至枢密使。后受到文官集团排挤,1o56年,被免去枢密使之职。1o57年三月,狄青抑郁而终,年仅四十九岁。谥号武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