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1页)

早晨,李槐英刚刚洗过脸,准备上图书馆去--因为今天上午她没有课。这时,一个身材袅娜、衣著鲜丽、阔面大眼的年轻女人穿着高跟皮鞋匆匆地跑进房里来。

“小李子,你起来啦?”

一进门这个女人就拉住李槐英的手兴冲冲地说,“走,陪我到车站去!

快点!”

“黄梅霜--小梅子,什么事?”

李槐英不慌不忙地瞅着梅霜微笑着。

从玫瑰色的皮包里,黄梅霜掏出了一封电报。“你这没有皇冠的皇后,什么也不懂!

你看看,这是什么?”

黄梅霜说话很快,眼神很锋利,看得出来这是个性急的泼辣的女人。

李槐英看过电报,瞅着黄梅霜嫣然一笑。

“好啦!

你日也盼、夜也盼的人就要来到啦。小梅子,可以,我当然愿意陪你去接他!”

说到“他”

字,李槐英用小拇指在黄梅霜白嫩的脸上轻轻一戳,咯咯地笑了。黄梅霜也笑了。

两个穿着翻毛皮大衣的女学生都坐在人力车上。在驰向前门车站的路上,黄梅霜回过头来告诉李槐英:“小刘在东京帝大毕业以后,就来信说快回国了,可是一拖再拖,也不知他忙的什么。昨夜十一点多我才突然接到这封电报,说他由秦皇岛下了轮船,今天上午十点一刻的火车到北平。嘿!

小李子,快十点了……”

黄梅霜看看腕上的手表,又赶快说完尚未说完的话,“现在离十点一刻还差三十八分钟,我上午有两堂课都没有上。说实话,他一来,上帝对我都不重要了。”

她扭着头对李槐英笑着,忽然,像想起了什么,把高跟鞋在洋车的踏板上连着狠狠地踏了几下,对车夫粗声催促道:“快点!

拉快点!

火车就要到了。”

两个女学生还没有走进东车站的大门,远远地就望见车站附近好像生了什么大事,她们再走近一看,许多黑制服的警察,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根粗皮鞭,而这些皮鞭在嘈乱的人群头上,就像无数的褐色长蛇--有的昂头向上,有的蜿蜒飞舞,有的在凶恶地盘旋……

而在这些皮鞭下面的,是万头攒动的人群。皮鞭赶着人群,人群惊慌乱窜。妇女、小孩哭喊着,人群呼儿唤女地大叫着……在这些嘈杂声响之中,还有警察凶猛的叱叫:“躲开!

躲开!

都躲到候车室去!

躲到远处去!

前门里外现在宣布戒严。”

行路的人飞快地跑走了,无数提着包裹行李、箱箱笼笼的旅客,迅急地跑向候车室里去了,哭喊着的女人孩子也找个角落藏了起来。这时不管他是工人、农民、公务人员,还是大腹便便的商人,人们的眼睛都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困惑苦恼着:“什么事呢!”

“什么事呢?”

“来了大人物?”

许多只眼睛都用惊疑的目光互相探询着。可是谁也没有探出个究竟来。

李槐英和黄梅霜两个混在惊慌乱窜的人群中挤进了车站里面。黄梅霜若无其事地拉着她的女友,昂然地走向卖月台票的窗口,却冷不防一条皮鞭在她俩的头上舞动起来,几乎抽在黄梅霜的肩膀上。黄梅霜动了气,她把大黑眼仁一瞪,冲着身边的一个年轻警察喊道:“你要干么?”

警察开始是满脸的凶煞之气,他把鞭子举得更高,看看第二下就要抽向两个紧挨着的女人身上。但是,他灵机一动,现他皮鞭下的牺牲者并不是乡下佬或者穷苦的小贩,而是两个衣著阔绰气派大方的小姐时,他高举着的手松下来了。

“对不起!”

警察抱歉似地佯笑了一下,“现在戒严了,请到候车室等一等。”

黄梅霜和李槐英同时抬眼向旁边的候车室望去,只见平日空旷旷的大候车室里,现在黑压压地挤满了人群。人们拥挤着、乱窜着,而在入口处,却还有大群大群的人在警察皮鞭的监督下在向里面拥挤。

黄梅霜把描得弯弯的眉毛一翘,厌恶地唾道:“脏死了!

臭死了!

谁进那里面去!

槐英,来,我们就在这出口地方等着,看他们怎么样我们。警察们也太凶啦,也不知哪个该死的这时候来……”

她狠狠地向举着鞭子的警察瞪了一眼。

工夫不大,火车站的里里外外全都鸦雀无声了。仿佛冬日的深夜,一种肃杀的气氛笼罩了整个的车站。警察手里的皮鞭不见了,都一律换成了白色的短木棒。从月台到车站外面,警察排成两行,脸对着脸整整齐齐地站着,仿佛仪仗队一样。

几声汽笛的嘶叫,火车进站了。

警察还在恭敬地肃立着。这时,却又临时增加了一队灰衣的宪兵掺在警察当中来警卫。

于是火车站更加显得威严、肃穆--俨然是皇帝驾到般的气魄。

听见火车进站的声音,被关闭在候车室里、像囚犯又像牲口似的人们,在烦躁中响起了惊异好奇的声音:“倒要看看都是什么贵客大人物。”

“何应钦到北平也没这么抖劲呀!”

“蒋委员长来了,也不准有这大派头!”

愤懑讥讽的议论,在污臭的拥挤的候车室里散布着。突然,玻璃窗狠狠地响了一下,一个军官模样的中年人,举着盒子枪向屋里的“囚犯”

们喊了一声:“友军要到了,不许再嚷!

谁再说话,拉出去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