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第2页)

等人走了,钱静芳还纳闷,“真是茵茵那个十多年没见的亲妈啊?怎么突然就来了?”

吴婶是最清楚的,“今天下午我去供销社买绿豆糕回来就碰到他们在院门口找哨兵打听呢,一问才知道,居然是茵茵亲妈!”

老爷子看出儿媳的怀疑,“看过她带来的当年苏建强的照片,还是刚参军那时候的,我认得人。”

“嚯,没成想现在还上门来了。”

坐在沙发边,默默不语的顾承安看了半晌,起身往外走,“我出去转转。”

军区招待所一共有二栋楼,皆是红砖小楼,每栋共四层十户,主要为军区来探亲的亲属提供临时住处。

“这楼也太气派了。”

梁春丽摸了摸走廊的墙面,比农村家里的土房子可好不少。

她旁边的男人眼里也放光,四处张望,等进了招待所的房间,见着里头的木板床,崭新的豆腐块样的被褥,橄榄绿的暖水瓶、搪瓷盅,干净整洁的桌椅,更是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你们这儿招待所都这么好啊。”

刘茂源把人带到,简单介绍一番,“楼下就有公用水房可以用,今天你们赶路过来也累了,收拾着可以歇下。”

“好好好。”

梁春丽激

动地点点头,看着一尘不染的招待所用手心抹了抹椅子坐垫,看向亲闺女,刚想开口和孩子叙叙旧,就听到苏茵告辞的声音。

“你们歇着吧,我们先回了。”

“哎?茵茵?!”

看着闺女和顾家的警卫员离开,梁春丽扒着门框盯着看了半晌,待听到身后儿子的叫嚷声才回屋。

——

刘茂源送完人便往自家去,他家也在军区家属院,只是在另

一边的筒子楼里,苏茵冲人道过谢,独自回顾家。

想到今天突然出现的亲妈,只觉得不真实,脑子里乱糟糟的,也抓不住什么情绪。

“你低着头不看路哇?”

前方冷不丁出现熟悉的声音,苏茵抬头看去,顾承安站在路边。

“你。。。你和你妈真的十多年没见过了?”

顾承安见人走近,忍不住开口。

黑眸一个劲儿往苏茵脸上扫,试图捕捉什么情绪,然而,面前的姑娘似是平静无波,不喜不悲似的。

“嗯,我最后一次见到她应该是我七岁的时候。”

那时候母亲已经改嫁两年,起初还回来看过自己几次,后来次数便越来越少,直到一回,得有八个月零十二天都没来过,苏茵记得很清楚,一天天在墙上做个小标记,到自己七岁生日那天,母亲终于回来了。

苏茵可高兴,那时候闹饥荒,大家都没什么吃的,饿得不行。她也懂事,不指望吃以前过生日都会吃上的长寿面,只仰着小脑袋看着妈妈,双手张着,拉了拉母亲的衣角,就想让亲妈抱一抱自己,她离开那个温暖柔软的怀抱太久了。

不过,妈妈只顾着和爷爷匆匆说了几句话,说过几天要和婆家人搬家离开,便走了。

临走时,唯一对着苏茵说的一句话是,好好听你爷爷的话。

那一走,就是十多年没再见。

顾承安默默听着,侧脸看着身旁单薄瘦弱的姑娘,心口竟然是一阵发紧,那么一瞬间,听到苏茵提起不馋一口面条,只希望妈妈抱抱自己时,手臂抬了抬,竟然是想将她拥入怀里。

手指攥着军大衣衣角,努力忍下冲动,顾承安少有安慰人的经验,对着谁都是一句少在自己面前哭哭啼啼,可这会儿,他想着要是苏茵哭了。。。

光是想想,似乎心口又难受几分。

“特别奇怪,刚刚见到我妈,我竟然没有太多的感觉,好像也没有特别高兴,更没有特别难过。”

苏茵却像没事人似的冲他笑笑,率先进屋了。

=

第二天,苏茵上班时依旧忙碌,游芳和她说了说话,只觉得今天这位同事有些沉默。

“你怎么了?”

“没事儿,可能冬天来了有点困。”

“哈~”

游芳应景地打个哈欠,“是,我也困。”

苏茵帮着邱主任编的扫盲班教材需要印刷,主要是分发给全军区家属作为课后读物,基本是图文并茂的形式,提高了趣味性和理解性,大家在家里也能看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