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集命录 > 第二十八章 龙侯拜门

第二十八章 龙侯拜门 (第1页)

作者:劭廿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次日一早,李元锦就叫上了老院子,一起去父母的坟茔处烧纸上香。依照当地的规矩,坟茔上的杂草只能交由儿孙后辈来清除,其他人贸然登上坟头,那是大不敬之事。

两人来到坟茔处,四周的杂草时常有人清理,坟茔两边移植的松柏树也都长得郁郁葱葱,只剩坟茔顶上的荒草一片一片的,等待着归家游子前来拔除。

李元锦来到坟前,先烧了一陌纸钱,敬香磕头之后,才走上坟茔,一点一点的拔除那些杂草。老院子站在旁边,也不说话,就这么默默的看着。

拔完了草,李元锦下来接着烧纸,然后轻轻地说一些自己的事情,但是老院子在旁边,也不能说的太真。只能半真半假的说自己出去游学了三年,现在终于回家了,自己这几年过得很好之类的云云。既是说给父母听,也是说给旁边的柴爷爷听。

老院子看着他跪在地上轻轻说话,忍不住插嘴道:“少爷夫人,小少爷再有两年就二十了,该是娶妻生子的时候了。我本来还张罗着去轻一位媒婆,没想到小少爷自己带着姑娘回来了,你们放心吧。”

李元锦涨红了脸,连忙说道:“柴爷爷,您别乱说,她不是。。。哎呀,怎么跟你们说这些都不信呢。”

老院子就只是嘿嘿的笑着,李元锦着急忙慌的烧完了纸,又磕了头,就要赶紧走。

两人城门口遇到了无有先生,老院子知道两人有事要聊,没有多说什么,招呼了一声就自己先回去了。

无有先生叫上李元锦,两人沿着清平河的河岸一直往前走。现在已经到了八月初,正是日头最足的时候,河岸边上几乎没有什么人。两个人一路沿着河岸走,一路说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事情。

无有先生率先开口问道:“元锦,这两年过得如何?”

李元锦恭谨的回答:“那日自先生走后,我自己上到了山顶,正赶上甲子一度的收徒剑试。当日我尚未拔剑,就已经被壹剑带着飞到三丈高空,并且被剑气所伤,后来是天真师兄救了我,并代师收徒,让我拜在了法景真人门下,取我名中之字,赐道号天元。只是师兄说这个道号太大,不能妄用,所以平时都以缘分的缘称呼。”

“师兄传授了我上清决和灵宝剑录两法,我依法修行,现在已经到了炼腑境。在山上平日里除了修行,我还将道藏殿的书看了一些,约莫着能有四分之一吧,对于世间一些事有了粗略的了解,才知道先生你当年带我走的路有多远,先生有多大的神通。同时还学了一些杂项的东西,还请先生不要见怪。”

无有先生笑道:“世间万法皆是修行,只要你不学那些歪门邪道,怪你做什么?修行途中可有什么不顺遂的地方?”

李元锦想了一下回答道:“确实有些奇怪之处,但是并无障碍。与其说是不顺遂,倒不如说是太顺遂了。我有些异于其他同门,其他人壹剑所赐的剑气都是固定的,师兄当时说我得了两道剑气,可是在我后来修行破镜之后,剑气却不断增多,现在已经有了八道。”

“而且我的剑气在我不调用之时,还会自主的随着我的真气游走,替我拓脉通穴,可是我未曾听过其他人有这样的事情。最开始的时候,每隔一个时辰就会有一条经脉疼痛,现在已经好很多了。不过我的修行进度却比别人快了很多,也是这剑气通脉的好处。”

无有先生疑惑道:“哦,还有这样的事情,容我替你看看。”

说罢就伸手按在了李元锦的额头上,心神沉浸下去,审视李元锦周身。

片刻之后,他笑着松了手说道:“元锦,你师兄为了不让你太过惊讶,隐瞒了你的剑气数量,我刚才审视之下,已经看清楚了,随着你境界不断提升,剑气数量会越来越多的。不过没事,应该是天命剑的原因,得了它之后,果然你气运开始稳定,并且随着你的实力增长,开始慢慢聚拢了。”

李元锦有些好奇的问道:“先生,那我到底有多少道剑气?”

无有先生笑着说:“不可说,不可说。即便是因为天命剑,这数量委实我也没想到。而且我刚才看你的观想图,似乎又有了增长,做的不错,那些剑气就落在你的观想图中,你可以自己试着找找看。”

说到了观想图,李元锦又对无有先生说道:“先生,这观想图原本只是为了增强自身,帮我取得天命剑,为何现在还能不断增长?我下山之后,已经有了两次感悟,每次都帮我提升了一大步呢。”

无有先生说道:“其实这观想图本身也是一种修行方法,只是它不沾任何法力,一开始也不具备什么神通。这门术法名为‘神照内景’,越往后,神通妙用就越多,只是具体有什么神通,我没有练,就只能靠你自己摸索了。”

李元锦有些好奇,问道:“不知先生你修炼的是什么功法,到达了何种境界?”

无有先生笑了笑,说道:“不到时候,以后告诉你。”

两人接着边走边聊,由于言语中提到了天命剑,所以无有先生一直在施法隔绝天地,避免有人偷听。这其间干系太大,一个不小心就会让李元锦落入必死之境地,不得不小心一些。

两个人在外面走了大约半个时辰,才回到家中。刚进家门,董中生就急急忙忙的跑上来说道:“先生,少爷,有个了不得的人来家里了。我不敢让他在外面等,已经请到屋内了。您快去看看吧。”

说完,董中生就在前头引着二人来到屋内,果然屋里有一人正在坐着喝茶,见到二人进来,起身相迎道:“李兄,三年未见,你终于回来了,贸然到访你可不要见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