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赵祯的怒火 (第1页)

作者:天涯明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赵祯如遭雷击般呆立当场,心中既惊又怒!

他手指颤抖着指向朝堂上那群情绪激昂的言官们,满脸涨得通红,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按照他原本的设想,接下来应当是商讨如何赏赐立下赫赫战功的郝仁才对呀!

毕竟就在刚刚,当提及给予其他将士们崇高奖赏时,众人毫无异议地一致通过了。然而此刻,轮到郝仁这里,尚未等自己开口,便如同捅破了马蜂窝似的,众多大臣纷纷站出来指责弹劾!

在赵祯看来,此次河湟之战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可谓是挣足了脸面!

好处和名声兼得啊!

全国上下理应欢庆同贺,满朝文武更应四处宣扬,而对于郝仁和那些英勇奋战的将士们,岂不是应该大加赞赏并重重封赏吗?

毕竟他们所立之功实实在在地摆在眼前啊!

若无郝仁之勇毅果敢,以往连想都不敢想象之事,如今竟得以成真!

赵祯内心自然是激动万分,但万万没料到局面会演变成这般模样……

群臣们不仅无一人提议给郝仁封赏,反而像是事先商量好一般,纷纷对其展开围攻。无论是身为官家,还是作为郝仁的挚友,这都是赵祯始料未及之事,正因如此他才会如此情绪激昂:"

你们。。。。。。你们怎能如此!

郝仁立此殊勋,即便某些行径稍有不妥之处,但他事先已向朕禀报过。况且如今已然顺利班师回朝,并无任何不忠之意。你们。。。。。。你们怎可如此狠毒,连谋反之罪都能胡乱牵扯!

若长此以往,还有谁敢为我大宋尽忠效命?你们。。。。。。你们实在太过分了!

"

赵祯越说越是气愤难平,几乎就要怒冲冠,恨不能径直走到那几位谏官面前赏他们几记响亮的耳光。虽说御史台的言官有权自由上疏奏事,但也不该这般肆意抨击有功之臣啊!

此时此刻,赵祯决心要站出来替郝仁撑腰。

然而令赵祯始料未及的是,台下的数位御史竟然毫无退缩之意。只见为者挺身而出,声色俱厉地回应道:“启奏陛下!

我大宋自开国以来便立下规矩,允许言官直言进谏、风闻奏事。而此次郝仁公然违抗朝廷律法,若不严惩以儆效尤,则日后众人必会群起效尤。如此一来,岂非意味着我大宋之军队任人调遣?陛下难道不担心我朝社稷倾覆、皇图霸业毁于一旦吗?”

这位言官言辞虽略有收敛,但在场诸人皆心知肚明,其言下之意无非暗指若纵容此类行为,恐将重蹈覆辙,再现昔日黄袍加身之事。此言一出,赵祯顿时脸色铁青,而其余大臣亦随声附和,众口一词咬定郝仁不守规矩、违法乱纪,理应从重责罚。面对这群咄咄逼人的言官,年纪尚轻的赵祯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辩驳。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居然没有一个人敢于挺身而出,就连向来与郝仁关系密切的王曾、庞籍等大臣此刻也是缄默不语。好在郝仁对此早有预料,只见他气定神闲地坐在那里,仿佛周围生的一切都与自己毫无关系,这份淡定着实令不少人心生钦佩。毕竟以他这般年轻,却能够在满朝文武的抨击下保持镇定自若,实在非比寻常。一时间,朝堂之上众人皆作壁上观,眼睁睁看着赵祯与几位御史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要知道,能当上御史的人,哪个不是伶牙俐齿?一番激烈辩论下来,赵祯渐渐处于下风,竟有些难以招架。而那些御史则死死咬住郝仁破坏法规制度这一点不放。赵祯辩不过他们,无奈之下只得打算强行收场,厉声道:"

肆意污蔑功臣,就算你们身为御史谏官,也绝不允许!

来人啊,将此人逐出大殿,让他好好冷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