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偷窥天机镇开封 > 第62章 危难之时遇贵人

第62章 危难之时遇贵人 (第1页)

作者:苦海无边逆水前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大哥,你千万不要意气用事,天德山的贼人众多,你一个人杀不了南阳王,千万别去送死了。我知道一条通往官道的秘路,你听兄弟一句话,赶紧回去搬救兵,我给你在里面做内应。事不宜迟,快走吧,大哥!

冯安一边哭一边央求着欧阳凌峰。

欧阳凌峰顺着冯安给他指的秘路,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着,这是一条山夹缝,宽的地方也只能容纳三个人并排行走,里面的荆棘和碎石,把欧阳凌峰的脸都划破了,可他一点也没有觉出疼来。忽然前面出现了一个亮点,那是密道的出口,亮点越来越大,终于走了出来,出口上有几棵古树,还有许多藤蔓,不仔细看,根本就现不了,欧阳凌峰又找来几块巨石,把它隐蔽了一下,然后牢牢的记住,准备回头在这里进兵。此时,天已经大亮,欧阳凌峰抬头看了看,辨别了一下方向,爬过这座山坡,再往前走大约三里路就是官道,欧阳凌峰始终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他抹了抹脸上的泪水,对着天德山磕头拜了几拜,嘴里叨叨咕咕的说着,徐良兄弟,展大哥你们在天之灵莫散,老天既然不让我死,我就回去搬兵,冲进天德山,把南阳王以及他手下的爪牙杀个,片甲不留,给你们报仇,说着又呜呜地痛哭起来…

欧阳凌峰头昏昏沉沉的,机械的翻山越岭直奔官道,然后又辨别了一下去南阳城的方向,一弓腰走了下去。大路上迎面走来了一群人,为的是一个年轻人,骑着一匹枣红马,后面有一架豪华的马车,还有十几个家人打扮的,在马车的左右跟随,欧阳凌峰低着头,快的前行根本就没有看路,和那群人走了一个对面,也没有让路的意思,骑马的人双手勒住了战马的缰绳,战马一声嘶鸣,停住了脚步。你这个人怎么走路?不知道人要给马和车让路,亏你长了这么大个子,一点道理都不懂,真是没文化太可怕!

年轻人坐在马上,用手指着欧阳凌峰,没完没了的絮叨着。

一开始,欧阳凌峰没有说话,见到人群和马车就往边上靠了靠,依然往前继续前行,见这个年轻人没完没了的针对自己,本来就窝火生气,不由得就火冒三丈爆了出来。你是什么东西?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你凭什么这么指责我?要想打架好说,我随时奉陪,欧阳凌峰挺着胸脯,用手指着那个年轻人大声的叫嚣着。这时随行的家人也全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起来,后面马车的车帘儿忽然撩了起来,一个6o多岁的老年人从里面露出头来。小林子,怎么回事儿?不好好走路,怎么和人家吵起架来?大路朝天,各走半边,有多么大点事,值当的吗?你们这帮奴才也太没有教养了,不要仗着人多,就横行霸道!

老人一边说着,一边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众人见老人走过来,纷纷靠边站立,也停止了说话。这位朋友,对不起,这是我儿子和一群家丁,刚才对你有所冒犯,我替他们向你赔礼了,说完,冲着欧阳凌峰双手抱拳点了点头。老人家不要如此客气,刚才的事情也不全怪他们,我也是心浮气躁,压不住火,我在这里给你作揖了,欧阳凌峰一边说着一边回礼,就这样一场矛盾化解了。

这时,家人们从车上搬下来了两个凳子,放在了路边,请老人和欧阳凌峰坐下谈话。老夫范启,老家湖南长沙,到这天德山来探亲。请问这位朋友尊姓大名,仙乡何处?范启用手捋了捋胡子,朗声说道。我叫欧阳凌峰,东京汴梁人,在河南开封府任职。欧阳凌峰一边说着,一边又用袖子抹了抹脸上的泪痕。原来是开封府的上差啊,失敬失敬!

范启哈哈大笑着。老人家,你客气了,四海之内,皆朋友嘛!

欧阳凌峰,不好意思的站起来。在一片笑声中,气氛很快就和谐了起来。

欧阳凌峰,你这是办官差还是私事,这是我的儿子范长林,今年23岁了,应该比你小几岁?今天在这里相遇,真是缘分呐!

范启一边把儿子叫过来介绍,一边感慨道。是啊,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本来我们是擦肩而过,可是老天让我们相识相知。实不相瞒,我是办官差的,南阳王造反,聚集了几万贼寇,在这天德山里,说什么召开英雄盛会解决他和当今皇帝兄弟之间的问题,我奉了当今皇上和包大人的命令,带领着邀请来的天下的英雄,和南阳王十阵赌输赢,经过几天的比试,开封府这方获胜,按照原来的约定,天德山要缴械投降,接受官府处理,谁知道他们野性不改,昨天晚上竟然用红衣大炮轰炸了开封府的驻地,我们开封府请来的几百名武林高手,天下的英雄朋友,就这样,全部成了炮灰,只有我一个人意外活了下来,我准备去南阳府搬兵,替他们报仇,你们说我难过不难过?欧阳凌峰一边说着,一边又抹起了眼泪。

啪的一声巨响,只见范启一掌把路边的巨石击得粉碎,只见老人双眼暴睁,胡子撅起多高,脸上的肌肉不停的颤抖,嘴里不停自言自语,果然不出我所料,这个畜牲果然造反了…我们这次从老家来就是为了到天德山,找南阳王他们做一个彻底的了断。范长林从旁边接过了话题。欧阳凌峰云里雾里,弄了个迷迷糊糊,他们越说自己越糊涂了,范启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长叹一声,娓娓的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这件事还要从十年前开始说,那一会儿范启还年轻,就远离家乡,到这里做起了生意,一晃2o多年,在河南南阳治下了不少的家产田地,也结识了不少朋友,在南阳也算是个名人,天德山是它的主要矿产,光工人佃户就有上万人,所以他经常来这里,后来还在这里盖上了房子,安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