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第2页)

作者:千里江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可没什么先前的擅离职守之说。

“我看你是真对得起自己这个名字,澄心澄心,为主澄心涤虑,惯会琢磨主子心意。”

高个儿宫女打趣道。

圆脸小宫女,或者应该说——澄心,摇了摇头,“昭仪御下宽仁,我等尽心也是应当。”

这话是句场面话,说得倒也真心。

武昭仪对宫人待遇堪称优厚,还时常将陛下赏赐的财物分给宫人。

为了这样一个主子,就算不是为了应付宫正的纠察,也合该用心相待的。

她拎着餐盒刚要再走,就见高个儿将她拉到了一边,又小声问道:“不过你同我说句实话,地黄粥里的牛乳,真是你说的那个理由不加的吗?”

澄心眨了眨眼睛,没多言语,但在她对面的宫女桑宁却猜得到她的答案。

大概率不是的。

可有些话,不是她们能非议的。

但想到今日从尚食局走回来的半道上,正遇上皇后宫中的宫人发难,澄心在与桑宁分开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听听对方突然伸手抢过这份牛乳的时候与她说的什么!

她说武昭仪能自感业寺回宫,还是陛下看在了皇后殿下的面子上,武昭仪不将皇后视为恩人看待也就算了,如今扶摇直上竟有独霸陛下之意,该当长个教训。

这话呢……反正只在私底下说的,并没拿到台面上来,便是告状也没个门路。

真是过分得很!

可澄心也知道,有些人的底气是有道理的。

王皇后出身关陇贵胄,且不说长孙无忌因立场一致,协助于王皇后收养宫人刘氏之子李忠为太子,她自己的舅舅也在朝中担任着中书令的高官。

与之相对的萧淑妃则出身于兰陵萧氏,乃是南方贵族之后,还生养了一子二女,其中那个儿子还被早早册封为雍王。

相比之下,她们的这位武昭仪真是身处于劣势了。

澄心无声地叹了口气,看着呼出的气息刚一出口就成了白雾,连忙加快了脚步。

算了,这不是她应当关心的问题,倒不如多帮着打听着宫中的消息,也算对得起昭仪的厚待。

——————

在她身后的安仁殿中,武媚娘已坐在了婴儿床边的榻上。

她一面看着自己那躺在婴儿床中安睡的女儿,一面重新思量起了自己眼下的困局。

宫人之间的言谈,她并未逐一听到,但大致的风向,她心知肚明。

先帝病故,无子妃嫔移居感业寺,本应当尽数消失在众人视线之中,偏偏有她这么一个异类,和当今陛下曾有旧情,又在陛下前往感业寺祈福之时与之会面。

王皇后苦于萧淑妃步步紧逼,剑指太子之位,决意启用一人分薄去萧淑妃在陛下心中的位置。

她便是在这样的契机之下,被密令蓄发还俗,最终在永徽二年带回了宫中。

可王皇后不曾料到,她这一招驱虎吞狼之计,虽成功将萧淑妃给打压了下去,却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个要命的劲敌。

武媚娘她的野心可不小啊……

比起回宫复起,借着和李治的前缘做个寻常宠妃,既有可能,她更想做的还是皇后!

当年她还是太宗妃嫔的时候没有这个机会,如今却窥见了这种可能性。

而自永徽二年到永徽五年的两年半间,她已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所在。

正如这安仁殿中随侍的澄心、桑宁二人所觉,比起高高在上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这位备受陛下宠爱的武昭仪要亲和宽厚得多,她们也乐意为之做出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当起她在这宫中的耳目。

这就为她在宫中铺开了一张特殊的情报网。

但武媚娘很清楚,这些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王皇后与萧淑妃都有背后的朝堂宗族势力撑腰,可她呢?

她的父亲武士彟虽在李唐起事之中建立功勋,位列太原元谋功臣,却因隶属李渊嫡系,在太宗朝未得重用。武士彟业已过世,她便并无父兄势力支持,甚至和母亲被武家诸人赶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