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039二更 (第2页)

作者:千里江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她在妹妹面前也要抬不起头了。

她连忙试图找点东西岔开话题,就见姐姐手里拿着一本她未曾见过的新书。

名字是……《乙巳占》?

“这是什么书,占卜的吗?”

李下玉摇了摇头,“不,这是星象、天文与风的著作。”

李素筠有点不太明白,姐姐平日里所读的书已日渐晦涩了,怎么到如今更是往玄学方向去了。

李下玉却没有继续跟她解释的意思,只将寝殿之中医治跌打损伤的药膏都帮她翻了出来,搁置在床头,“行了,你继续歇着吧,我只是将书借阅来看看罢了。”

这也还是一本并未尽数完成的书。

显庆元年之末,李淳风协助修编的十部算经推行进了国子监与弘文馆中。李下玉在术算课程上的表现格外优异,也便顺理成章地见到了教材的编写之人。

彼时,能者多劳的李淳风总算能闲下心来忙一些自己的事情,其中一项就是编书。

因上一本《法象志》记载的是浑天仪,他下一本写的便是占星之道。

但占星也非孤立的存在,在归并盘点了一番历史上的占星学知识之余,他也将其余天文气象的所思所得罗列其中。

这就是这本《乙巳占》中所刊载的东西。

李下玉在得到了李淳风的准允后翻阅了几页,已是沉浸到了这从未接触过的学问之中,当即提出了借阅的希望。

按说太史局中的东西大多只流传在内部,就连进学的名额都是“世袭”

,是不大容易借到此物的。但李淳风的情况不同,他巴不得有更多人对此道感兴趣,以便协助于他完成种种校订和观测任务,当即拍板做出了决定。

不过事涉公主教育一事,在将书出借后,他还是将其汇报到了陛下的面前,也因皇后正在此地伴驾,便也同样知晓了此事。

又在随同女儿的闲聊之中告知了她。

“阿耶会介意于女儿从事天文行当吗?”

李清月好奇发问。

她问出这话的时候,武媚娘正将手自她还有些湿润的头发间穿过,趁着女儿赖在她膝头的动作里,将她的头发以绢帕再擦干些。

或许是因阿菟发质并不细软的缘故,明明才只二周岁多些,头发已看起来有些厚实了。

养儿子和养女儿的感觉是不同的,再加上李弘和李贤都远不能如阿菟这般和她探讨深入的话题,实在不怪武媚娘偏心于女儿,在把玩着她头发的时候,已在心中思量起了种种编发的方式,又想着她开始强身健体后辛苦,得吃些什么进补。

听女儿发问,她回道:“你阿耶怎会介意于此事?”

“对他来说,女儿做什么都好,只要……不威胁到他的位置,不影响大唐体面就好了。”

所以是从文也好从武也罢,又或者是如义阳公主近日所为的一样,对于占星观气产生了兴趣,李治最多就是让李淳风留心一些,别让公主在观摩操纵浑天仪的时候闹出什么乱子。

不会做出什么拦阻举动的。

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李清月敏锐地察觉,当母亲说话间停顿的那一刻,她手中的动作其实也有刹那的停滞。

这出停顿不由让人心中一凛。

母亲所说的后半句话,可能也并不只是指代着义阳公主而已。

李治对公主的要求是如此,对并非是继承人的皇子是如此,对于先帝和高祖留下的那些儿子是如此,对于其他人呢?

这份天子与旁人有别的天堑,只怕并不会因所谓真情而消弭。

而以李清月所记得的历史,李治在世之时,母亲其实就已在努力争

取权柄,以确保自己说出的话同样需要被人郑重以待,而非只被当做李治的附庸,那么,她真的会这样的“无所谓”

而无动于衷吗?

李清月无法确认这一点,因为武媚娘已转移了话题。

“义阳打算如何做你先不必管了,倒是另一件事,你得在近日告知于谏议大夫。”

“要告诉老师什么?”

李清月扭头发问。

刘仁轨和李义府之间的矛盾,怎么说呢,固然因为前者担任了安定公主的老师而暂时沉寂下去,但去年的时候武媚娘便觉得,以李义府的心性,若是有机会能将刘仁轨给丢出长安去,他是不会吝惜于这样做的。

反正在他看来,公主的老师由谁来担任都可以。

但在听闻了女儿和刘仁轨的上课计划后,武媚娘还是向李治建议,给这个做老师的升一升官,也好让他再多一份安全。

虽然只是从原本的给事中升到了谏议大夫的位置,提升了一级而已,对外界展示出的信号却已很明显了——

这是陛下要保的人。

饶是李义府已升迁为中书令,拿下了当年柳奭的位置,也没让他再敢将矛头指向这硬骨头。

正因为如此,李清月才格外奇怪,为何阿娘会有事通知于刘仁轨。

莫非他又得罪什么人了?

“你这小脑袋瓜里都在想些什么。”

武媚娘见她神情如此调侃了一句,又道:“这件事也不止与谏议大夫有关,而是与这长安城都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