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075二更 (第2页)

作者:千里江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此外,高丽六十九万余户的庞大人口,和其特殊的位置,也难保不会成为中原头顶的祸患。

既是势在必行,就不当因为天子有恙有所拖延。

若已明言,由皇后代为传达旨意乃是不得已之举,遭到的反对声音会比他所预料的小得多。

李治在说出那句话的时候隐约意识到,媚娘已为自己选择了一个绝佳的开场。

但他一时之间思绪不定,也不知道该当说这是恰逢时事,还是该当说,她并未辜负自己对她的期待。

反正,媚娘所说正合乎他所需,他也不必因为这等想法而限制于她。

见武媚娘并未在得到他的准允后离开,李治问道“皇后还有何事”

武媚娘说“既是要筹办那献俘大会,和早年间的亲蚕礼总归是不同的,我想向陛下求索几个人手。”

李治本想笑她这话说得太过小心,又因还是身体不适,终究没能笑得出来。

便只回道“此事你放手去办就是,不必多加问我了,就说是我的意思,让礼部官员都将筹备事宜向你汇报。若人手还是不足,就让洛州长史安排些人手相助于你。”

“不,我说的不是这些。”

武媚娘否认道。

“这些,就算陛下不给这个准许,为了将事情办得体

面我也会去抢的。我说的是,本不在官员行列的人。”

“不在行列”

李治有些困惑。

武媚娘语气从容且坦然,“陛下,阿菟都有卢照邻和王勃这样的伴读,若要写个公文还能有人代,我总不能没有吧”

若非李治能看清面前之人是谁,他都险些要以为,这是阿菟在说话了,可见媚娘这个做母亲的没少被女儿影响。

他很有点无奈“你就有话直说吧。”

武媚娘答道“我要临川公主给我做助手。”

那毕竟是皇室公主,就得劳驾陛下单独给一道诏书了。

“我是真没想到,还能遇上这样的一出委任。”

临川公主随同皇后行在洛阳皇城之中的时候,脸上的神情和她话中的意外几乎同步。……

临川公主随同皇后行在洛阳皇城之中的时候,脸上的神情和她话中的意外几乎同步。

她虽因为和皇后有交情,时而往来于宫闱,却没料到,自己还能得到一出正式的委任。

临川毕竟是公主,是太宗皇帝的女儿,现在作为皇后的助手一并办理那出献俘大会,按照武媚娘和李治所说,既然官职给不了人,食邑总得给别人加一加吧。

哪怕只是给她再加上五十户,那也比之前李治登基后,给人按照常例不加要好得多。

当然,谈话之间,临川没多提这个增加食邑的事情,她相信皇后所需的也不是这个。

比起口头上的道谢,为她做好实事反而更加重要。

不过说到食邑,倒是让她想到这两年间的一件奇事情了。

安定公主早早拿到了公主号,又拿到了陛下许诺给她的三百户实封,也和寻常公主所享有的封地情况不同。

听说,陛下想看看公主能在自己的封地上折腾出什么东西,便破格准许她在显庆四年的生辰之时提前拿到封地。

哪知道小公主却说,她想跟着老师再学习一阵,到时候认真挑选,以免被陛下给随便诓骗了。

这种话,大概也就只有备受宠爱的安定公主敢说了。

李治居然也没因此恼怒,反而真要看看她能选出个什么玩意来。

也不知道最后会是个何种结果。

她思绪间开了点小岔,意识到这同她平日里的内敛做派不符,当即重端正了神思看向眼前,朝着皇后问道,“这献俘大典,您打算放在何处举办”

武媚娘并未犹豫地回道“洛阳宫正门之前吧。”

这个问题,早在她盘算好要如何同李治争取这个任务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所考虑了。

“我说的正门是说宫城门,不是皇城门,就放在那两道门之间的天街之上。”

“你也是知道的,陛下如今的情况走远也不合适,届时让他登上宫城城门也就是了。”

武媚娘当然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比如说,天街以南的皇城门外就是那洛水河桥,正好再让人想一想,这桥是因为谁而建起来的,又是谁负责督办此事。

再比如说,这

条连通两门的天街虽宽,但其两侧均为官员衙署,在筹办那献俘大会期间,她还能遇到不少人。

谁知道会不会在其中抓出什么可堪一用的潜力股。

再便是,不知道为何,当她望向那宫城城门上的三个大字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心情涌上心头。

“则天门吗”

临川公主思量着那处,觉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