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1 章 191 (第1页)

作者:千里江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武媚娘似笑非笑,对上了女儿精神抖擞的脸,“不睡了?”

李清月拼命摇头:“不睡了不睡了。与阿娘第一次在常朝时候同处朝堂之上,怎么能缺席呢!”

算起来,这也是个理由呢。

但在启程自含凉殿往含元殿朝会之地前去的时候,李清月又忍不住在车上嘀咕:“阿娘,你说等到晨鼓响起、宵禁结束的时候官员就需要动身上朝,距离宫城住得更远的那些,还需要紧赶慢赶地前来,才能避免迟到,长此以往,难道不会影响到官员的健康吗?”

“一天的公务需要自卯时便开始办理,到了入夜还未必能结束,算不算是办事效率低下呢?”

冬日的日出更晚,当李清月将脑袋靠在车舆的窗口往外看去的时候,天边都还未曾尽数泛白,以至于在这蓬莱宫中的夹道之上还点着引路明灯,谨防皇后陛下与安定公主所乘的车驾出现什么意外。

这幅画面真是容易让人再生出困意。

“要我看还有个缘故,便是那些官员坐到了不必历年接受铨选考核的位置之后,便不肯轻易致仕,这其中有的是真能如英国公、邢国公一般照旧老当益壮的,有些却只在浑水摸鱼过日子了,一到中午能被准许离开外朝的时候就消失无踪。”

“年轻的时候被长期的睡眠不足拖垮了身体,年纪大了之后又开始慢吞吞办事,时间一长就成恶性循环了。”

武媚娘轻声发问:“那阿菟觉得该当怎么办呢?”

李清月答道:“阿娘在建言十二事中提及想要提高八品以上官员的薪酬俸禄,早年间也有对官员的四季衣物支出以布料赏赐的方式进行补贴,阿耶也有提出精简官员的想法,让在职官员以活水一般滚动起来,但我看,还得在致仕官员的福利上再多下点功夫。”

不过说到这里,她又有些没精神地垮塌了下去,“但这些一来有着此前朝代数百年遗留下来的习惯,没那么容易改变,二来这国库也不是在一日之内就能充盈到能负担这么多的支出,光靠着我一句话变不出钱来,也没那么容易做到。”

要给退休官员多么丰厚的福利,才有可能让那些已没在认真办事的官员愿意放弃现有的官职,安心退休回家,将官职留给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呢?

这话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没那么简单,总得先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有发家致富的机会,才能令国库有此余财。

光是她这次带兵进攻吐蕃,苏定方带兵平定西域的叛乱,在结算战功之时需要由国库拿出来的钱财就不少。

她得先将这一笔钱拿到手,将边地士卒的补贴落实到位,才能有多余的精力去过问更多的东西。

何况,提升京官的待遇,或许还是皇后职权内能过问的,也是天子脚下息息相关的,再多篡改,便显然超越了权柄范畴了。不能这么激进。

武媚娘伸手将女儿的衣领收拾了一下,也将她脸上的神情看得很是明白,知道有些话不必她再多说了。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这便是今时的规矩。在不能改变规则的时候,只能先去适应规则。”

武媚娘并不觉得李清月的这几句抱怨,纯粹是因为她自己不想早起。

越是深入了解朝政情况,她也越是清楚地看到了官员冗杂、关系盘结、办事拖沓的弊病,但这其中的利益纠葛关系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也不是一味地快刀除弊就能一改朝堂风气。

在真要做出改变之前,起码要让自己站得更高更稳,也要让这朝堂之上有更多愿意听从她们话语的人吧。

李清月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我明白的,我也不会因为自己有战功在手就放肆行事,最多就是……”

“最多就是将腰杆挺得再直一点。”

还有——“对了,反正现在朝会还没开始,我先去见个人!”

武媚娘扶额,眼看着女儿真是说一出是一出。

在说完这话的下一刻,她就从即将行到含元殿后头的车舆上跳了下去,直接朝着前朝的方向走去,也不知道她是要去见什么人。

刚进蓬莱宫前广场不久的英国公,倒是很快遇上了这个前来等人的小将军。

也随即接到了她的搭讪:“说来真是有些对不住英国公,我原本还说要将令孙好好带去辽东栽培,结果年中突发意外,让我不得不领兵出征,倒是将他给忘了,不知道这几个月间,他可有写信回来?”

辽东那边在这半年间建设进度喜人,遇到越冬之时,也遵照着去年的模式来办,除却李谨行和刘仁轨的述职报告外,卢照邻也往长安方向送来了一封告知情况的信件。

但在这封信的长度里,也就只够将封地各项事务列入其中,像是李敬业这个被送去改造的家伙,哪里能得到多少笔墨,至多就是说一句他越来越适应当地的生活,已从原本的砍树不易四体不勤,发展成了个搭屋种地都略通一二的泊汋好工人。

想想都到了行将过年的时候,他应该还是要从泊汋回长安来的,为了防止英国公府上接到了个“面目全非”

的家伙大惊失色,李清月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先来道个歉。

发展朝堂势力这种事情,一边要将自己亲自带出来的下属依照战绩与贡献合理提拔,一边也不能漏掉英国公这种大鱼嘛。

何况这辽东务工改造,又不只是针对李敬业一个人的计划,这开头也不能搞得太糟糕。

要不是吐蕃战事突来,打乱了李清月的脚步,今年的辽东种种,她都应该亲自盯梢过去的。

但是好像……她的担心有些多余?

李勣旋即摆手笑道:“国事在前,我那孙儿的事情便不必多说了。”

他望着面前这个比之年初朝会又长高了不少的小将军,脸上不加掩饰地流露出了欣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