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大家怎么进步啊 (第1页)

作者:水打西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刘崧的去世,很多人很意外。

这老头平时的中气很好,平时在朝廷怼起人的时候,就连殿外的官员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所以外人都不知道,刘崧的身体因为长期忙于政务无暇休息,早就外强中干,因而不清楚内情的人,都把他的死因归结于被朱瞳劝酒给劝死的。

这让官场本就没什么朋友的朱瞳,更让人避之不及。

就连他的上司寇徽,好几次去找他谈事,快到饭点都匆匆借故离开。

……

午时。

两万流民融入江宁之后,这座小县城人气更足了。

加之现在人来了,到处都在修路,建房子,使得整个县城如同一个大工地。

翠月楼。

老朱在二楼雅间眺望远处的工地,只见民夫光着膀子在干得热火朝天,哪怕没有人监督,也没有一个人偷懒,不禁叹道:“有钱真好啊!”

要说懂百姓,千百年来,没有一个人比朱元璋更懂百姓的苦。

他自然很清楚,积极性、民心与徭役之间的利害关系。

当初秦始皇修建长城防备外族入侵,最大的依仗就是大秦通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获得大量廉价的人力,可以通过严刑厉法和强悍的秦军来压制六国民夫,无节制的挥霍民力。

但秦帝国统一六国后,长城还没有完全修好,便被陈胜吴广这些民夫们一声呐喊,将秦帝国掩埋进历史的长河之中。

最后便宜了姓刘那一家子!

隋唐同样也是滥用民力,开凿大运河,三征高句丽,然后闹得民怨沸腾,葬送了大好江山。

最后便宜了姓李那一家子!

虽然如今大明在休养生息的政策下,国力蒸蒸日上,但大明依旧不敢随意使用民力,而这又导致了现在大明国内的基础设施,极为残旧。

就连很多地方的城里城外,都依旧还保留着过去战争的痕迹没有除去,比如不少城池的城墙都还有豁口,烧焦的痕迹……

“是啊,有钱真好!”

朱瞳同样一脸羡慕道。

老朱瞪了他一眼,“哼,你缺过钱吗,朝廷不仅给了你俸禄,还给了你免费的地方住,现在吃喝拉撒都到翠月楼解决,你还想要钱干啥?!”

朱瞳回瞪了老朱一眼反讽道:“呵呵,真是马不知脸长,牛不知角弯,我一天就在这吃一顿午饭,不像某些人,经常在这里一日三餐,自己吃就算了,还要打包回去,就这样了还整日叫穷!”

“混小子!你什么意思?!

你有种再说一遍……”

见两人快要打起来了,朱标连忙拉开老父亲,插话道:“贤弟,你别计较,家父刚才叹的是,朝廷要是有钱就好了,大明的建设很多工程就不需要征用民夫了。”

自打朱瞳给父子两讲了上市公司对高管的管理制度,他们回去琢磨了一段时间,初步琢磨出了内阁制,并处于初步试验阶段,还没有对外公布。

朝政有人管了,父子俩处理政务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

这也是大小朱这几天经常同框出现的翠月楼的原因。

朱瞳听闻小朱的话,当即皱眉道:“取消徭役不就行了。”

“可是取消徭役,各种活就没有人干了呀?”

小朱愣了一下,他是没有想到,朱瞳居然会作出如此没有水平的回答。

朱瞳反问道:“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有徭役这种东西?”

座椅上的朱标闻言,顿时有些茫然。

为什么要有徭役这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