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开篇激战1860 > 第164章 朝廷的包围网

第164章 朝廷的包围网 (第2页)

作者:琳琅岁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以此为条件,两江交通司主持,在两广境内修筑了两条铁路。

一条是始于两江境内已建成铁路的最南端,江西省的南安府。

在南入广东省境内后,连通南雄州、韶州府、广州府、肇庆府、罗定州和高州府,直到雷州的港口。

另一条则是从雷州出,向北经广西胜的郁林州、南宁府和太平府,由镇南关入交趾,与两江正在那里筹建的铁路网络相连接。

两江与两广间的合作,为其他省份树立了样板。随后浙江和山东两省,也以同样的方式和条件,进行了仿效。

通往浙江省的铁路,是分别从两个方向出的。

其一始自上海,经过浙江嘉兴府到达杭州府。另一个方向,是从安徽省的太平府出,经宁国府入浙江,连接杭州。

两条铁路在杭州汇合后,继续向东延伸,经绍兴府通向宁波府。最终到达港口,与象山和舟山隔海相望。

在山东省建设的铁路,则是从江苏省的徐州向北,连通山东境内的兖州府和泰安府,直达济南府。

两江在各领域的快展,以及对周边省份形成的辐射。让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大清朝廷,百感莫名。

两江实现自治,是对大清帝国中央集权的严重挑战。清廷也是迫于无奈,才接受如此结果。

在已经既成事实的情况下,朝廷如今最为担心的,还是两江势力的不断外溢。同时别的封疆大吏也会有样学样,导致大清最终陷入瓦解。

为此,对两江进行围堵,以周围省份形成对其的包围和限制,并且加强对其他封疆的掌控,也就成为大清朝廷必然的选择。

清廷对此的安排是,继续以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令其集中淮军主力于京畿周边,拱卫大清中央,以及直隶、盛京和山东三省的海防。

另调淮军宿将刘秉璋为山东巡抚,配合李鸿章在两江北边的防备。

在南方,北派清流出身的张之洞,由署理被转为实授两广总督。朝廷或许是看重了他,本无地方派系的根基,应该更易于把控。

在越南战事中,被吹捧出不错战绩的岑毓英,继续担任云贵总督,用来防范监视两江在交趾的势力。

而几年后,在岑毓英病逝后,朝廷又出于与任用张之洞相同的想法,派出中枢重臣王文韶接掌云贵。

位于两江东南方向的,是闽浙台三省。这一地区在地理上处于两江的包围之下,仅最南端与广东相连。

闽浙总督,原本下辖闽浙两省。在台湾设省后,变成了下辖三省,但实际管辖的地域仍和原来相同。

为了削弱地方势力,清廷调原来的闽浙总督曾国荃,转督甘陕。

起用另一位湘系大佬刘坤一,接任闽浙总督。还以淮系出身的刘铭传为台湾巡抚,用意明显。

对于两江西侧的湖南、湖北和河南三省,清廷看重其位于两江上游,又居天下之中的重要战略位置,决计要抓在自家手中。

于是任命了,满洲正白旗人喜塔腊?裕禄为湖广总督,汉军镶红旗出身的边宝泉为河南巡抚。

除了这些地方上的任命,此时的大清朝廷,也在中央酝酿着一些更为深远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