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开篇激战1860 > 第181章 稀客来访

第181章 稀客来访 (第2页)

作者:琳琅岁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雷十七”

级艇在布局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体型却增大了很多。全长达47。2米,宽5米,吃水1。9米,正常排水量124吨,已属于大型鱼雷艇的行列。

动力系统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更良好的空间,使得效率得到提高,功率达1,55o马力,设计航23节。

该级艇在火力配置上,可以说十分凶猛,装有5具14英寸鱼雷射管。艇艏1具为固定式,艇舯和艇艉各装2具联装旋转式。

火炮的配置也加强了许多,共装有6门小口径射炮。其中艏艉各1门,光绪十一年型霍奇基斯式4o倍径57毫米炮。

前后两座指挥塔两侧,各1门光绪十六年型35倍径37毫米炮。全艇编员42人。

作为五年造舰计划的一部分,随着二十余艘艇的6续购造,防卫军海军逐步组建起了一支颇具规模的鱼雷艇编队。

由此补全了海军的又一块短板,丰富了作战方式。

当时间还停留在光绪十六年夏天的时候,一天,陈济怀在江宁的总督府中,收到属下送来的,林东方从上海来的电报。

电报上称,沙皇俄国驻大清参赞署理公使阔雷明到访上海,并且请求面见两江总督陈济怀。

“呵呵,沙俄公使,这可真是稀客啊!”

看过电报的陈济怀不禁笑道。

事实也确如他所言,两江自治以来,与列强交往频繁。同各国或订新约,或修旧约,对外关系豁然开朗,对外贸易也不断大幅攀升。

然而与两江活跃的外交活动呈鲜明对比的是,两江与沙俄之间的关系却始终是冷若冰霜。

双方之间,仅在上海和圣彼得堡互设了一个最低级别的领事机构,作为保持最基本的外交联系之用。双方间的贸易,也几乎为零。

造成这种局面的缘故,其实很简单。

主要就是因为,长年以来沙俄都在不断的奉行着向东方扩张的政策,并且已经侵占了大清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尽管未得到形式上的条约承认。

而两江,自陈济方时代起,就是大清国内反对与沙俄妥协的,最强呼声的出者。

这一点,在左宗棠去世,朝中秉持强硬塞防立场的势力锐减之后,更显重要。否则沙俄或许早就从清廷那里,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白纸黑字了。

沙俄因此也对两江恨之入骨,每当两江与大清产生矛盾时,都在清廷那里用尽了调拨和使坏之能事。

只可惜的是,大清并不愿意铤而走险,冒着引内战的可能而与两江决裂。朝廷上下也对两江的实力颇为忌惮,多年来已经深入骨髓。

所以沙俄的煽动,至少到目前仍是白费。

但是随着两江在自治之后,表现出的离心倾向越来越明显,对大清别省甚至朝廷的影响也愈强烈。

清廷的心理,在无形之中已生着改变。

可是,既然两江与沙俄的关系是如此的恶劣,那么署理公使阔雷明又为何来上海,要求见陈济怀呢?

关于这些,林东方并未在电报中予以说明。看来对方在未见到正主之前,也并没有道出缘由。

不过出于探听对手虚实的理由,林东方仍然建议陈济怀,若有闲暇不妨接受其会面的请求。

因此,经过认真考量,陈济怀最后还是决定亲赴上海一趟,去见一见这位沙俄公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