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梦醒时折花 > 第36章 负心多是读书人

第36章 负心多是读书人 (第2页)

作者:思凡的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我望了望天色,又侧过头来,问道:“结局悲还是喜?”

柳絮儿微微一怔,欲言又止。

我忽然想到有些话确实不能说的太透,否则提前知道了结局,便觉得故事也没了生趣,于是笑道:”

虽说本王来找姑娘聊天,但聊些什么,本王呢,又委实想不到,姑娘既然有此雅兴,不妨细细说说,若是故事有趣,本王自有重赏。“

柳絮儿点点头,神色悲凉,想是在思考故事从何处说起,又思忖良久后,娓娓说道:”

很久很久以前,江南水乡,有这么一位秀才,十里八乡都说秀才生地好,才气也高,在当地十分有名,大家都认为高中进士也是指日可待。“

我点头道:“又是读书人。”

“嗯,”

柳絮儿应了声,倒没有接过我说的话,而是继续说道:“后来,有一次,乡里人受了欺负,秀才持着一腔的浩然正气,帮人写了状纸上县衙告状,秀才也委实有本事,只三言两语便将那强买强卖的士绅说的哑口无言,俯认罪,秀才却不知道,一位长相温婉动人的女子竟是因此瞧上了他,秀才自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品行端正,可姑娘也不差,风华正茂,善解人意,女红也极好,又抚得一手好琴。”

我忽然很想柳絮儿讲到这里,说一声讲完了,但我知道故事远不止于此,于是我微微一笑道:“才子佳人,确是一桩佳话。“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

我却认为,洞房花烛夜,觅得佳人,才当属人生第一幸事。

柳絮儿欲言又止,抿着嘴唇微微摇头,然后接着说道:“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成纱,既然女子主动,二人很快便交换了定情信物,一个是祖传的玉扳指,一个是家传的玉佩。哪怕没有八抬大轿,没有十里红妆,便是如此,姑娘也一心一意地嫁给了他。终于,她们如愿成婚。秀才家世寻常,却十分乐于助人,看见穷苦人极为慷慨,所以婚后的生活,虽勤俭些,倒也过的不算太差,纵是如此,二人亦是十分恩爱。后来没过几个月,天降喜讯,妻子竟又有了身孕,夫妻二人更是甜蜜。姑娘问秀才,若是生个女孩子可怎么办?秀才却笑着说,男孩女孩都一样,若是生了男孩,我就教他读书识字,若是生了女孩,你便教她抚琴。“

听到这里,我本该欣喜,可不知怎么的,一点儿也欣喜不起来,我情不自禁的问道:“然后呢?”

柳絮儿道:“秀才人生大事已定,也想着该去考取功名了,可是妻子本就怀着身孕,虽十分不舍,但也万分支持。。。。。因为上京赶考需要不少银子,所以身为妻子的她,便将娘家陪嫁的饰卖了大半,堪堪凑足二十两银子,连同家里的微薄积蓄,一并给了秀才,好让他平安到达京城,专心大考。“

我好奇道:“后来呢?那秀才中进士了么?“

说到这里,柳絮儿身形一僵,轻轻摇摇头。

整个大周朝廷每年高中进士者不过七十二人,取士不中倒也没甚稀奇,况且天下学子何其多,有人金榜题名,春风得意,也必有人名落孙山,黯然神伤。我释然道:”

没考中便没考中,大不了从头再来。“

柳絮儿摇摇头,却苦笑道:“非是中了,也非是没中,而是不知道。”

我突然一怔,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惊讶道:“怎会不知道?”

柳絮儿掩面悲切道:“因为妻子再也没能等到她深爱的丈夫,故而妻子也无从知道,后来有传言丈夫在京城做了大官,妻子一听,便想去寻丈夫,可是一个女子千里迢迢想去京城,又谈何容易?“

我愤懑道:“纵使如此,那也该去,若本王是那姑娘,一定要找到书生,当面问问他,为何突然杳无音讯,为何要做薄情寡义之人!”

柳絮儿顿了顿,问道:“若殿下真是那姑娘,就算去到京城,但人海茫茫,又从何处去寻?”

我猛的一拍桌子,情绪高涨,莫名想起那个离我而去的少女,义无反顾道:“一天寻不到,便寻一天,一年寻不到,便寻一年,一生寻不到,便寻一生。”

柳絮儿深深地望了我一眼,随后又神情低迷道:“如殿下所言,妻子历尽艰辛,去京城找寻数月,可是依旧没有丈夫半点音信。”

听到这里,我心情渐沉,久久无言,我心知从江南到京城的路程,也能想到一路上的艰辛,一个女子在京城求生的困苦,可最让人绝望的还是历经千般磨难,终究没个结果。

柳絮儿见我默不作声,低声问道:“殿下可还听得下去?”

我饮下一杯凉酒,点头示意她继续讲。

柳絮儿微微欠身,遥敬我一杯酒后,道:“因怀着身孕,妻子后来不得不回到江南老家,怀胎七八个月的时候,妻子竟又忽然收到过几封家书,信上大概说的是,因为车马劳顿,路途遥远,所以回来的要晚一些,夫人勿念云云,偏偏丈夫在做些什么,身在何处,却又只字不提。直到妻子十月分娩,生下个女孩儿,丈夫也没有回来,就连家书也没收到过一封,一家三口从此算是彻底断了音讯。“

我情不自禁感慨道:“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