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祝缨 (第3页)

作者:我想吃肉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张仙姑更妙,她能识到五十个字都算她赢。所以朱神汉据说手上有几本祖上传下来的破烂“天书”

,他也读不全,所有装神弄鬼的本事都是瞎蒙的。也之所以官司的消息传来之后,祝三和张仙姑虽然心慌,但是深知朱神汉干不了恶事——他没那个本事——才存着希望能将他捞出来的。

郑熹问道:“什么书?你后来识字了,总认得吧?”

祝三道:“皇历。”

这一家子也是绝了!

郑熹想。对黄先生道:“写吧。”

黄先生只得写个祝大郎与张大娘,祝三倒是有了正式的名字——祝缨。

剩下的事都交给黄先生办了,黄先生道:“之前于平办的户籍也就没用了,我去给销了户?”

郑熹点头,让他去办了。

黄先生一走,祝三就站了起来,郑熹道:“坐下,你又不是什么乖巧的人,别装啦。正要说你呢,你就站起来,也站没站相的。这就是今天要说的第一件事了——昨天我看你在陈府行礼的样子很不合适,要学。”

“好。”

郑熹道:“第二件你已经知道了,刚才就办了,我答应的事一定做数。哪怕是做吏,也要写个户籍出身,做官还要填三代。婚约你既不要了,之前那个文书也弃了吧,免得以后与沈五还要打擂台。”

祝缨道:“好。”

郑熹道:“第三,要做事,你还要学些旁的东西,比如大理寺有什么人之类,这些路上叫金良和陆超他们给你说。先将该知道的、该学的学会了,再来办事。如果学不会,你也不必来见我了,左右你户籍也有了,就带着爹娘回家吧!”

“好。”

“我已下令不许再提你家的过往,你上京之后也不许提。你不知道什么朱家,也不知道祝三,从此,只有祝缨。”

有了新的户籍,户主是朱神汉,哦,现在是祝大了,祝缨是他的儿子。“祝三”

这个身份就可以注销了,“祝三”

都没有了,由“祝三”

而来的一切关系在账面上也就没有了。祝缨的过往是干干净净的,是一个乡野山民祝大的儿子,是官府搜括人口的时候搜出来的。祝家一家三口,可跟朱家村的外来户神棍没半点关系。

郑熹要一个有用的人来为他做事,可不想事情进行到一半儿做事的人被人翻出旧账拍翻了,那可耽误事儿了。

祝缨道:“是。”

“好了,回去准备吧。”

郑熹告诉了祝缨出发的时间,让她全家在城外等候。自从定了名字之后,郑熹就没再跟祝缨提祝大和张仙姑了,他看得出来这家父母当不了孩子的家。

——————————————

祝缨长出一口气,又回了自己的住处,祝大正在门口晒太阳,张仙姑也坐在门口纳鞋底。见到她回来,都问:“怎么样?”

祝缨低声将户籍的事儿说了,张仙姑念了一声佛:“这下可好了!”

又觉得郑熹这个人是真不错,连这个都办好了,这样就不用担心跟花姐的婚姻,怕女儿露馅了。至于接下来怎么办,她依旧没有计划,只能是走一步看一走了。

祝大听说自己也有户籍、改了名,问道:“税……”

祝缨道:“都安排好了。爹只管跟着上京,旁的什么都别做,也别乱说。更不要说咱们从哪里来的,这里头牵扯有点大。再翻出旧账关回去,又得受罪。”

祝大忙说:“我又不傻!

就这样吧!”

如果不要交税不要交租也不用服役,那有没有户籍有什么关系?

张仙姑瞅了一眼隔壁,道:“大娘子还没回来呢。”

祝缨道:“不会有事的。”

于妙妙是个明白人,不至于激怒沈瑛。沈瑛和陈萌看着有心眼儿,倒也还讲究个吃相。中间还有一个花姐,两边都还看她一两分面子。

果然,说不一会儿话于妙妙就回来了,她的脸上有一种奇异的平静。祝缨迎了上去:“干娘。怎样?”

于妙妙道:“都来吧,都到我那屋里说话。”

于妙妙的屋子里,她坐主坐,一左一右是祝缨和花姐,张仙姑坐对面,祝大扶着杖站着。

于妙妙道:“我就不跟你们上京了。”

花姐惊呼:“娘?”

祝缨望着于妙妙,于妙妙点点头:“我与那位大人聊过了,我也想好了,我上京又能怎么样?朱家的事儿,他们交给黄先生办了,黄先生你们总能信得过的吧?只要老家的事儿平了,我在老家不是更安逸?到了京城,你们一个是回家、一个是安家,唯有我,寄人篱下,那样的日子我可不过。”

张仙姑想了一下,道:“是哩,在家依旧是大娘子,你是有根的人,不像我们。”

花姐低低地啜泣,觉得是自己不好,说:“那我不去了,我陪着娘,不能叫娘孤身一人在这里。”

于妙妙道:“你亲娘可也孤身一人在京里呢,你的哥哥姐姐都死啦,你亲爹早就过世啦,不得回去上炷香、磕个头、认祖归宗吗?我在这里也不用担心,姓朱的还没死绝,再挑个老实孩子过继就是了,还是同宗呢。以往是我要的他们不给,现在由不得他们了!

挑个才生下来的抱过来,养熟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