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围邺城 (第1页)

作者:云上生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曹昂留下断后,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战死了。杀死曹昂后,为表示敬意,董璜将曹昂的尸身妥善安葬,之后又派遣了魏延前往追击,结果又被从轘辕关撤退的夏侯惇堵住了。

一番激战后,魏延和追击的张辽部会合,虽然轻易击溃了夏侯惇,但自身的损失也过大、而且师老兵疲,不得不返回洛阳休整了。

虽然没能干掉曹操,但这一次跟曹操作战的战果还是很可观的。俘虏了于禁、曹仁,斩杀曹洪、乐进、典韦、夏侯渊、史涣、曹昂,朱灵、李典正在被郭汜等人攻打,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曹操带来的六万大军,加上夏侯惇带来的两万援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夏侯惇带着近万人马逃了回去的,就算其他逃散的士卒逃回去归建,撑死了也不过两万人了!

曹操一战便损失了至少六万久经战火的精兵,还有一批最优秀将领,以及多年征战历练出来的大批中低层将校,可以说一朝回到解放前,现在已经变成了具空壳子了就剩一口气了!

这损失可比原本的历史上,曹操的赤壁之战输的要惨!

原本的赤壁曹操损失的有一大半都是刘表的降军,而且也不过是伤筋动骨,无力南下罢了,根本算不上元气大伤!

真要类比的话,这一战应该更类似于刘备的夷陵之战!

董璜相信曹操还不会彻底崩盘,毕竟蜀汉在历史上连老大刘备都挂了,还是照样缓过来了。有荀彧在,曹操还不至于彻底沦为鱼肉,但历史上诸葛亮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才重新建立了强大的军队。这还是在有天险阻隔、外部情况也比较安稳的情况下才做到的。

而现在的曹操,外部情况可比不上当时的蜀汉啊!

而且,自己也不打算给他五六年的时间!

自己的钱粮确实消耗很大,士卒也需要尽快进行休整,但这不代表自己没办法给曹操找麻烦啊!

刘备、吕布可就在徐州、淮南一带啊!

还有袁术这个二货,让他们给曹操添点堵还是没问题的!

在此之前,需要尽快将李典和朱灵干掉或者招降了。嗯,顺便还可以和曹操交涉一下了!

虽然自己打的他很惨,连他儿子都被自己杀了,但董璜相信,他还是愿意用于禁的家眷赎回曹仁的!

虽然董璜也可以直接放出于禁投降的消息,逼迫曹操斩杀于禁的家眷,自己让于禁斩杀曹仁,以此来断绝于禁的后路,逼迫他只能跟随自己。

但这样的操作只能说很短视,而且弊端很大。于禁固然和曹操不共戴天了,但对自己恐怕也没什么好感,最坏的情况是于禁会等待着时机给自己捅刀子,最好的情况是出工不出力,这都不是董璜想要的!

至于曹仁?呵呵就他一个人,能翻起什么浪?现在自己还担心曹操挡不住袁术他们呢!

就在董璜这边和曹操的战斗落下帷幕时,河北的战事也进入了白热化。

在击溃了袁绍主力后,董璜命徐晃领军沿着滏口陉东进阻击袁绍、攻略河北。

徐晃不负众望,带着大军一路狂飙,抢在袁绍回到邺城前赶到了邺城,随后他立即包围了邺城,阻止了袁绍进入城中,成功将袁绍和自己的大本营隔离开来。

袁绍留守邺城的人才还挺多的,有田丰、审配、高干、袁熙、辛评等人,而且城内还有两万精兵驻防,但却没有厉害的将领来主持大局。

而且因为被徐晃围城的原因,城内的百姓也都知道了袁绍战败的消息,搞得邺城一日三惊,世家大族和平民百姓都惶惶不安。

田丰和审配本想趁着徐晃立足未稳主动出击,结果却被早就从韩猛口中得知了邺城虚实的徐晃打了个埋伏,损兵数千后只能选择龟缩防御,不敢再出城作战。

而城外的袁绍见到徐晃轻易击败了出城都军队后,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甚至都不敢在这时候去联络周围的世家大族来回血,只能躲藏在邺城附近的山林中,静静的等待着时机。

就这么僵持了几天后,许攸坐不住了,对袁绍的行为颇感无语,就这么干耗下去不是等死吗?现在谁的情况更危险,你难道看不出来吗?因此,许攸主动找到了袁绍,为他分析道,“本初,现在我军刚刚遭遇大败,士气低落到极点,而徐晃带领的敌军却士气旺盛,我们现在可不适合与徐晃正面争锋啊!”

“邺城乃是我的根基所在,我若弃之不顾,大军必然离散,届时邺城必不复我所有,河北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