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鬼话三国祥龙传 > 第二百三十 五章 甄家的为商之道

第二百三十 五章 甄家的为商之道 (第1页)

作者:梦中庸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甄俨、甄尧从小就是颇为懂事的孩子,这也是甄家育子之能的结果,别人家的富贵公子作的荒唐事,甄家一件没有。但甄俨、甄尧也是男儿之事,不愿作宦家,也是情理之中。甄俨说道“请母亲放宽心,只要我们家都低调行事,不得罪敌人,并且都努力为官为家族作后盾,甄家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甄尧说道“并且我们甄家还有五个美若天仙的妹妹,一定会结一些好的姻缘,这样我们一辈就是花枝满树,互相衬托,定保甄家无恙”

张氏轻轻摇了摇头,“这样的官职不能保家族太平,前有董卓之乱,我们甄家也是同树连枝,家族亲信朋友,能有几人相帮?若不是我们甄家目光长远,懂得避世之道,你们大哥,作战勇猛,甄家早就不存在了。你们依靠人性来可怜自己,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而我最看好的就是甄洛这个丫头,他定会为甄家招来成龙的快胥,而洛儿也知道甄家的处境,恐怕会越来越难,就像一颗结了金苹果的大树,只会招来更多人的憎恨与嫉妒。我曾经仔细观察过这个祥龙公整体的气象,仁爱之君不假,身边谋臣武将也不少,但他身上缺少一种贵气,这贵气可不是本身就带的,那是长期养尊处优之下才能培养出来,这洛阳的富贵人家公子身上都有不一样的贵气,可我一点也没看出来这陈俊楠身上有,我本不想让甄洛和陈俊楠有瓜葛,但我们甄家处境危险,若不是蔡家出力,又有这祥龙公帮助,我们的下场可以想象。所以我们要让陈俊楠知道我们甄家的能力,就算没有洛儿,他陈俊楠也得依靠我们甄家的能力。在这乱世生存之道,大家族就是王者之道,小家族就是依附之道。我希望你们俩兄弟要懂得”

甄俨、甄尧听后,便深施一礼,一同表示请母亲放心。

甄俨、甄尧虽然都有官职,举荐为孝廉,却是一个不入流的末尾小官,他们也没有入仕,而是专心作起生意。

这粮食生意好作,在甄家眼里就是贱买贵卖商业的利润源于买卖的差价,不失时机的买进卖出才能赚钱。普天之下所有商机皆是如此,而甄家能赚到所有商家之上的财富,便是甄家的商业准则与别人不同。甄家讲究择地生财“天时、地利、人和”

,缺一不可。预测生财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是甄家经商财富永不干枯的源泉。

现在粮食的价格在巴蜀之地,因为有人恶意打压,加上有粮而运不出去,所以价格每天下降,但价格就算在便宜,也有一个跌破底的价格。已经维持在6oo钱一石快一周的时间。这个价格是非常便宜的价格,就是跌破底的价格。而巴蜀之外,粮食都比较短缺,价格是一天一天的往上涨,有的地区己经涨到15oo一石的价格,也是一个非常高的价位,因为人均生产力和购买力决定了粮价的上限,在往上就是单纯的买不起了。这样的价格也已经维持一周时间左右。而有缺粮的灾区,粮价一直维持在22oo甚至更高的价位。他们买不起粮,每天想方设法的维糸着自己的生命,比如上山挖野菜,打野物。就是这样一天只吃一顿半饱的米饭艰难度日,更有甚者,一天只喝一碗稀粥,勉强不让自己饿死。

甄俨、甄尧又看了看巴蜀各县官仓的账本,心中就有了计划。

甄俨、甄尧依旧用6oo钱一石的价格,命令巴蜀各县的官仓不停的收粮。因为这样的收粮力度,巴蜀之地,出现少有的粮价上涨的时候,上午还是6oo钱一石,到了晚上就是65o钱一石。

因为粮价上涨,这粮食就收不进官仓了。

这粮食储存需要大量的人手,如果天气炎热,不能及时倒仓,这粮食几天就会芽,了芽就不能吃了,甚至还会坏掉。

甄俨、甄尧也经常做粮食生意,这些事都是心中一目了然,而各县的官仓都有专门的士兵照看,所以倒仓也非常及时。

甄俨、甄尧便密秘用了甄家人,在巴蜀各县,建了私家粮仓,把官仓的粮食导到了私仓。因为用官仓操作,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给陈俊楠的名声留下不好的污点。甄俨、甄尧的操作着实让人摸不清头脑。

他们命令所有的私仓都用6oo钱一石的价格抛售粮食。

一时间巴蜀各县粮食的价格迅降了下来,因为甄家的私仓的粮食只做零售,来买的人也是各路人都有,有的人作着左手导右手的价格,他们把6oo钱一石的粮食买来,都65o钱一石的价格送到大家士族的粮仓,这些大家士族本想在粮价低时,大量买进,而且他们还有自己的门路,能把粮食从巴蜀运出去,甚至他们这些大家士族都相信只要积压下粮食,不久都可以高价卖出去。

甄俨、甄尧自然知道这些大家士族的打算,因为宋忠在信中已经把巴蜀粮食运不出去的原因做了分析,大概率就是这些大家士族对土地开荒改革不满而搞的小动作。

甄俨、甄尧要作的就是让他们这些大家士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6oo钱一石的抛售,很快变成了55o钱一石的抛售,一人只可买一石粮食,就这样排出的购粮队伍越来越长,而士族刚调整的粮价一下子又收来许多。

巴蜀的百姓很愿意做这件事,因为把粮食一转手一石就挣5o钱。

这样的价格维持了一天,这些士族又收足了不少,这才把价格改到55o钱一石收购。

第二天,甄家粮仓再次挂上新的牌子,大老板为巴蜀百姓造福,53o钱一石出售粮食。这样的牌子一挂上,吃了两天福利的巴蜀百姓都疯了一样来抢粮,在这买完便向当地士族的粮仓送去,中间又赚差价2o钱。

下午甄家粮仓在次降价,5oo钱一石,上午抢完粮的老百姓,又来抢粮,在送到当地士族的粮仓。

这些士族也是摸不清头脑,好像看到甄家粮仓有无穷无尽的粮食在出售。粮价也是一天一天的往下降。

陈福和王平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这些粮食都是巴蜀官仓的粮食。便一起来找甄俨、甄尧。

陈福颇为焦急,他是专程从洛阳赶回来,协办收粮一事,并且宋忠密秘和他说过,要把粮食都装在船支之上,水运之事,宋忠会在洛阳京城想办法。陈福带着哀求的声音说道“两位甄家官人,都是大善人,但这样赔祥龙公的钱,让人心疼呀!

主公有令是收粮,您这都便宜价往外送,小人可担不起罪责,这脑袋恐怕都保不住了”

王平是见过世面的,他虽然不知道这甄俨、甄尧两兄弟有什么打算,皱了皱眉说道“甄家以颇擅经营之道着称,而今却在赔钱赚呟喝,难道俩位要把祥龙公一手经营起来的粮仓,供手送人不成?”

甄俨、甄尧两兄弟相视一笑,甄俨便说道“甄家现在就是我们甄俨、甄尧两兄弟作主,若把祥龙公的粮食少了一石,我们甄家补上两石,若让祥龙公的银子少了一两,我们甄俨、甄尧两兄弟一人赔祥龙公一两。并且粮食收上来的粮食都是上等的好货,我们两兄弟绝不反悔”

王平皱着的眉一下子舒展开了,朗声笑道“即是甄家愿意作保,我王平就放了心了”

陈福却小声嘀咕道“整个巴蜀这么多粮食,那得多少钱,甄家也赔不起吧……”

王平斜了陈福一眼,责怪道“大胆的奴才,这里有你狗嘴里说话的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