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大唐升官记 > 第258章 税政改革的开端

第258章 税政改革的开端 (第2页)

“卢家失去制盐的垄断,却换来分销的财富。这就叫逼其退步,却又另指一路。”

“怪不得,郑家在郑州的主官被你一股脑全抓了,至今也没有人来找朕说情。感情你给了一个更大的甜头给郑家。”

寒云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对付一个对手,如果没有绝对的实力可以斩草除根,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一批,扶持一批。对手自然就会从内部瓦解。”

“臣继续说接下来的操作。益州供销负责生产井研,然后交由盐政分配和定价,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定价有所差别,总之差别不要高于调运的成本即可。”

“之后,各地州县的具体零售,就全部交给卢家,定其两成五利的售价即可。”

“臣测算过,供应的精盐可以将价格压低到现在市面上粗盐的一半以下。”

李世民脑海里出现一个替代关系,想了一下,问道:

“如此来说,有两个问题,一是卢家的售卖面的确大了,但是总获利增长并不明显,卢家会答应吗?二是盐税又如何收取,难道从卢家的两成五利中抽走一半?卢家会不会急?”

两个问题寒云早就想明白了,他借鉴了现代社会的国税和地方税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相结合的模式,根据大唐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得出了一个针对大唐的商业税收体系。

“陛下,这关系到两个方面的税收,容臣一个一个讲来。”

“陛下刚才提到卢家售卖的面大了,从以往的长安、洛阳、太原、扬州为中心的面,覆盖到大唐三百五十多个州,一千五百多个县。”

“卢家在这次将得到几个好处,一是将影响扩大了全国,深入到州县。二是整个网络一旦形成,不说卖精盐,就算是卖泡菜也是一份财富。”

“另外还有一点,陛下大可鼓励卢家把盐卖去高句丽、草原、西域、吐蕃、吐谷浑还有南面的各个小国,出口价格嘛,自然要翻上一几番,臣谓之出口特供盐。”

“出口价格高涨,盐政给出的供货价也会高涨,综合起来,臣不相信卢家看不懂。”

“至于税收的来源,臣认为分两个部分,一曰进货税,含在了进货价中,由生产方缴纳。直接上交中枢国库。二曰销售税,取销售利的半成即可,由各地州县自收。”

李世民第一次听见这种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的分割,仔细一想,有几分道理。

生产本就掌握在官营之中,自然不怕不交。允许地方再收一些,虽然不多,但是各地州县便有了动力去监管。而且所交税费又在商家承担范围之内。

“你小子的意思是,如今你的云阳供销出的货品的价格已经含了进货税?”

寒云瞄了一眼李世民,又不敢说他傻,只能换个角度解释:

“按现在大唐的各地官吏比例,恐怕要收如此多的税,支出的监管成本都快过所收税额了。所以,臣只能换一个路子走,在生产端直接给含在价格里了。”

“朕不怀疑你收税交给国库,而是朕好奇,各地供销生产的新奇货品,成本其实应该更低。”

“臣简单说一件事,陛下自然明白。以往同样的十亩地,投入同样的成本产出的玉米是粟米的十倍,陛下说玉米的成本是不是其实比粟米低呢?”

寒云如此一说,李世民懂了,这小子现阶段弄得玉米堪比精米的价格,有些地方甚至过了白面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