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风水之法 (第1页)

作者:风疏竹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三叔问老道长,凌家入滇后建造居屋如何防地震。

老道长向我们讲述了亦是应朝廷诏书入川的丁氏家族,在同是地震频的四川,建造了一座百年屹立的琳琅奇屋。

老道长用现代的资讯为我们讲述了琳琅奇屋建造的秘密,说琳琅奇屋不倒之谜,并非是因为有两座大山的风水庇佑,而是建造者在建造之初,充分地做好了应对自然灾害的各项措施。

凌轩问道:道长,风水之说可不可信?

老道长微笑着说:

不了解的东西,不能确定其不存在或不可信。

风水源自《易经》,是一门现自然、利用自然的学问,它的内容包含建筑学、地质学、环境学、水文学等等。

最早给“风水”

定义的是晋代郭璞。

郭璞在着作《葬书》里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我说琳琅奇屋不倒之谜,并非是因为有两座大山的风水庇佑,而是建造者在建造之初,充分地做好了应对自然灾害的各项措施。

这段话,是强调人在建造房屋的安全上,负主要责任,但并没有因此否定琳琅奇屋所处地理位置让它百年不倒。

凌轩一面不解地问:道长,何解?

老道长说: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个好的居所一定要向阳、通风、背山、面水,这几个要点,无论在南北东西都适合。

琳琅奇屋很好地诠释了郭璞在《葬书》中说到的“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琳琅奇屋背靠轿顶山,但并非就在轿顶山山下,而是与轿顶山有一段安全的距离;而轿顶山的东北面是琳琅山,即五龙山,跟琳琅奇屋的距离就更远了。

琳琅奇屋选择在此处建造,先是考虑了水的问题,得水为上。

水对人生存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从来都是逐水而居。

所谓的“逐水而居”

,非指找一条河流,在旁居住。

宁欺山莫欺水,在河流旁居住,河水平静时还好,当河流泛滥成灾时,就十分凶险了。

“逐水而居”

的水,是指依安全的水而居。

什么叫安全的水?

安全的水就是有情之水。

水有吉凶之分。

平静、弯曲的水为有情之水,是为吉。

奔腾、直冲的水为无情之水,是为凶。

而有情之水又分为三种。

一是来水宽,去水窄。这种水指有大河流经,到门前呈宽阔状,而去水位置又较窄,形成一个聚财格。

二是隐藏、深埋的水。这种水指的是井水、泉水,就是从地下冒出来的水;这种水看不到去水,只能看到来水,这是最好的,风水上叫作“开天门闭地户”

三是弯曲婉蜓、水缠绕抱。这种水作环抱状,曲曲有情。风水对此称作“九曲入明堂,当朝做宰相”

,是大富大贵的格局。

这时凌轩听了后,恍然大悟说:琳琅奇屋门前那口常年不涝不枯的井水,就是风水所讲的“开天门闭地户”

的有情之水。

老道长点头说:对!

琳琅奇屋背靠着两座大山,不远又不近。

如果距离太近,则生山洪时,就会有冲毁的危险;如果距离太远,就不能享受大山的福利。

大山的福利,指的是水。山水汇流下山后,渗入地,汇成地下河,再经由地下河流向大江大河,所经之处,滋养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