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梁山不老 > 第76章 行刺宋徽宗

第76章 行刺宋徽宗 (第2页)

作者:甘庄柳下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我说道:“护驾本乃大内宿卫禁军分内之事,宇文大统领出此变故,臣等痛心。但护驾之事不敢懈怠。末将自作主张,以为今日回京,殿前司斥候引军在前探路,我与梁太尉自引神臂军警戒于前,尉迟副统领引大内宿卫禁军贴近护卫陛下车仗,骑军骁骑军关都指挥使领鸳鸯阵军负责断后,到达老狼口,自有驻防禁军安营扎寨接应,便合并一处,全部护驾回京,可确保万无一失。”

赵佶道:“如此甚好,便依李副都指挥使所奏吧!”

于是,各军收拾军帐、辎重,安排撤军。我自回军帐,将瘦小女刺客的铁护胸给小翠围绑在外衣下,也将爆乳女刺客的铁护胸给自己围上。又将那把宝剑给小翠挂在腰上防身,嘱咐她行军途中,小心防护。她竟又是冷哼几声,不置可否。便又委托那名贴身侍卫小心看护。

于是,跃马提斧,派斥候先行探路,我自领神臂军军,护着梁太尉马车,撤兵回京。

走到半路,后军骁骑军派人引领云翼军斥候来报,辽军探得谍子全军覆没,先是派了那两名女刺客前来送死,又举边军前来复仇。见辽军来者不善,保州云翼军魏都指挥使因前时将士损伤过半,唯恐有失,特来求援。于是,众议皇上赵佶御驾亲征,全军回援,杀个回马枪。

我半夜自引神臂军藏在边境一侧长草丛中,叫保州云翼军佯败,从神臂军藏身方向诱敌深入。因辽军早已探知保州云翼军经上次一战,仅存千余人,知道一经强攻,一定抵敌不住。再加上我军埋伏之处一望无际,并无高山密林,故辽军并不怀疑伏兵。见保州云翼军抵抗不住,全军撤退,不疑有诈,便越过边境堡垒,拍马来追。眼看身边追兵过半,我即刻射出一箭,敌方一名大将中箭落马。再大喊一声:“射他娘的!”

顿时,箭如雨下,辽军不防平原旷野竟藏伏兵,一时死伤一片。神臂军虽有损伤,但凭借神臂弩、床子弩,一波箭雨即射得辽军损失惨重。辽军急忙狼狈回撤,偏保州云翼军早有准备,立刻后军变作前军,回身狂砍。神臂军的神臂弩、床子弩又不想停,两三千敌军一霎时损失过半。

关猛年轻气盛,上次斩杀辽国黑衣人谍子队,未获准参战,早就憋着一肚子气,因此,哪里会放过这次战机?也不经皇上与梁太尉令,自引骁骑军追杀五十余里,杀得辽军丢盔弃甲、尸体满地。我怕有失,急派传令兵传令,穷寇莫追,恐有伏兵。关猛一时兴奋,收马不住,又砍杀了一二十里,才收兵回营。这一战,斩敌两千,伤敌无数。三千敌军只剩一千不到,再无战力。

皇上赵佶大喜过望,赞叹道:“高俅在时,直说我大宋兵马不能与胡人相提并论,今日一见,胡人也不过尔尔!”

梁太尉道:“这也是李逵指挥有方,保州云翼军配合得好,加上关猛的骁骑军训练有素,才有此骄人战绩。假如神臂军不在半道伏兵,仅靠与敌对垒,尚难分高下呢。”

皇上赵佶又赞叹道:“李将军艺高人胆大,平原旷野,一望无际,在此处伏兵,谁又能想到?太祖当年用兵,也不过如此!”

梁太尉正言道:“陛下慎言!

想他李逵粗人一个,怎敢与太祖相比?切莫被御史听得,责难于您,使朝野不宁!”

赵佶道:“太尉此言甚善!

李将军怎能和太祖相提并论?是朕妄议了!

但李逵今日用兵,非同凡响!”

梁太尉笑道:“这倒是。不过是托陛下洪福,瞎猫逮着死耗子,撞上罢了。不过,他的这个胆气很难有人相比。”

我知道梁太尉仍是怕陛下猜忌武将,只是替我遮掩,只好傻笑着,听这两位君臣对谈,不敢话参与,以免惹出祸端。

于是,赵佶召见众将入帐,大赞保州云翼军、骁骑军、神臂军克敌之功,叫随军官吏记录在案,等回京后论功行赏。全军暂驻军保州云翼军军营,以观敌情。一日后,见辽军再无动静,便在城头遍插禁军各军军旗,以。迷惑敌人。

再按前时安排,悄悄挥师撤军。到老狼口禁军营寨,休整片刻,便合并一处,撤兵回京。回京第一件事,便是召集群臣,商议此次赏罚等事。共拟旨三道:

第一道圣旨,是传旨保州云翼军扩军,由军升厢。有朝臣以为地方禁军“无厢久矣,不合祖制”

,但殿前司梁太尉与枢密院吴枢密使以为,功高不过救主,可行。于是,群臣附议。便下旨枢密院,下保州云翼军扩军文书:保州云翼军护驾剿谍有功,可特例保州云翼军由‘军’擢升‘厢’,厢下暂辖五军。军都指挥使魏颖擢升为厢都指挥使,军副都指挥使汪志擢升为厢副都指挥使,五名营指挥使各升一级,均为军都指挥使。再在宿卫禁军将领中选派可靠将领,充任五名军副都指挥使,以负监军之任。保州云翼军参战18名步军都头、马军军使,皆擢升为营级指挥使,其余所缺营正副指挥使,由宿卫禁军和皇城司下级将领充任,亦有监军之责。

第二道圣旨,殿前司都指挥使梁师成、副都指挥使李逵,大内宿卫禁军宇文大统领、尉迟副统领,骑军骁骑军都指挥使关猛等护驾、剿谍劳苦功高,各升一级,各赏纹银五百两。大内宿卫禁军宇文大统领救驾有功,封忠勇侯。在“三衙”

之上,设禁军太尉府,殿前司都指挥使梁师成擢升管军太尉,总领“三衙”

禁军。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李逵献计有功,指挥若定,擢升为殿前司都指挥使;升殿前司都虞候王禀为殿前司副都指挥使。骑军骁骑军都指挥使关猛护驾杀敌,战功不俗,擢升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马军司)副都指挥使;因关猛太过年轻,为加强侍卫马军司,再擢升武节将军、大名府正兵马总管大刀关胜为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调御营兵马指挥使、双鞭呼延灼为侍卫亲军步军司(侍卫步军司)都指挥使;因应天府兵马都统制花荣在应天府训练神臂军有功,擢升应天府兵马都统制花荣为侍卫亲军步军司副都指挥使。

这次升迁调动,梁山旧将齐集,有我的救驾之功,也有太尉宿元景、梁师成和枢密使吴用暗中运作之功。

也就是说,从此之后,我与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为“三衙”

统兵官,在管军太尉梁师成之下,总领三衙之兵。三衙管辖全国禁军,侍卫步军司、侍卫马军司还在名义上管辖各地厢军。文官管辖的枢密院与武将管辖的三衙互相牵制,以文制武。为防止武夫兵变,宿卫禁军和皇城司在三衙各派一名高级将领为正副都虞候,以监督三衙,而殿前司都虞候正是那位常庄县县衙师爷冯源。

第三道圣旨,传旨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将抓捕关押叛辽卖国、贪赃枉法的朝中重臣朱勔、禁军将领赵谭、雄州知州王仲端、雄州通判张阴、雄县县令刘松、常庄县令赵虎等抄家问斩,将各州抓捕的各国谍子全部斩示众。

这都是人心不足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