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梁山不老 > 第94章 马政有佳音

第94章 马政有佳音 (第2页)

作者:甘庄柳下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书商们听得跃跃欲试。特别是那两个辽国书商耶律佩奇和萧得胜,因上次表态太迟,失去了在本国买书的权利,反而因祸得福,获得了西域三国贩马的有利条件,一听我的“奖励新政”

,高兴得合不拢嘴。

结果才不过半个月,耶律佩奇和萧得胜便早早地贩马回来,又带来了3oo匹马,而且个个都是膘肥体壮的良马。这次,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说这批马是西域军队退役下来的,送了西域马场军官银子,在其中混入了一批正在服役的良马,所以成本提高了,要求加价。柴进不同意,耶律佩奇和萧得胜便退而求其次,要求将“贩马数过一百匹者,每匹马再赠送1本书。”

改为“贩马数过一百匹者,每匹马再赠送2本书。”

柴进又跑过来问我,我骂道:“你如今是马政司官员,这点事还问我?今后这类事,你和燕青商量就好,不必事事请示我!

多大点事?不就是要加一本书吗?只要能紧紧抓住他们的心,加一本书就是了!”

这等于是给他们放权,柴进自然高兴。我只是提醒他:“账务一定要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柴进回道:“柴家家底丰厚,一贯视金钱为粪土,贪墨之事兄弟做不出来!”

我于是转移了话题:“马政司要增加一笔招待费,接待上一定要舍得花钱!

让人家觉得和你做交易是信得过的。他们提出来要加点钱,只要不是数额太大,可以答应。但要私下答应,使人觉得你对他是特殊照顾的,人家才会和你做交易。”

柴进领命而去。

然后,至月底,散出去的外国书商66续续返回来了。返回来的书商多多少少都有马匹带回,最少的十几匹,最多的一百多匹马,加上耶律佩奇和萧得胜带回来的三百多匹,这批马远远过了1ooo匹。不过有两个人却是一匹马都没有弄回来,谁呢?辽国国内买书的那两个书商。为什么呢?辽国不准他们向大宋输送战马,以限制大宋展骑军。这就有点让人生气了。

不过生气归生气,还得解决问题。你总不能把这两个无用的辽国书商空手赶走么?说他们无用也不符合实际,他们两人先后卖出了四万册“名着”

,这不但是钱,也是我送给他们国家读书人的“精神营养”

。只要读了我的“名着”

,青楼女子的收入大幅度提高,我的目的也有部分达成。所以,我们不能生气,还得装作什么事也没有,还得装作为他们的贩马收入减少而惋惜。

至于怎么解决辽国“无马”

的难题。柴进这回不好意思再找我,派了燕青又跑来请教我。我说:“《金瓶梅》照样给,但没有马,便不再享受签字赠送十本的优惠政策。而且偷偷告诉他们,辽国不至他们将马贩到大宋来,可以先将马赶到高丽,再转道高丽送到大宋。”

燕青笑道:“哥哥说得轻巧,由辽国转道高丽,再送到大宋,那还有利润可赚?”

我骂道:“你现如今是马征司的二把手,你的目标是战马,不是买书。转道高丽再送到大宋成本提高了,我们不会给他们补贴?先估算估算转道高丽再送到大宋的成本提高了多少,告诉他们,只要送来战马,补贴成本好说。”

燕青笑道:“是啊,哥哥说得好。我们是马政司,目标是战马,管他成本干啥?不是还有卖书赚来的钱吗?怕什么?”

我笑道:“兄弟这样想就对了,你回去告诉柴大官人,我们要的是战马,钱的事好商量,不够了,我再找梁太尉要点。”

燕青恍然大悟,领命而去。和聪明人说话觉得轻松,就是因为,你说什么他都能听懂,即使不懂也会装做懂了。

一部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便交易来1ooo多匹马,这次他们返回来拉走的还是《金瓶梅》,估计下次返回还会有1ooo匹左右的战马贩来。后面还有李渔的《肉蒲团》、李碧华的《潘金莲之前世今生》、亨利?米勒的《上海宝贝》、冯唐的《不二》和贾平凹的《废都》。相信六部“名着”

卖完,预计将有一两万匹马的进项,足以装备起25营骑军,这对大宋来说,是一股不小的战力。

这事铁牛已经领上道了,柴进、燕青何等聪明剔透之人,不需我再操心了。两个月时间,大宋已增加了一千余匹马,还需要我操心什么?我得去看看李应、杜兴的军械司征召匠人、改进武器装备之事进展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