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梁山不老 > 第125章 历练斥候军

第125章 历练斥候军 (第2页)

作者:甘庄柳下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我为自己和小翠各穿软甲一件,护上上次缴获的铸铁护胸,都挂了宝剑,我再提了板斧、小翠提了双刀便告辞出来。

小翠跟了耶律燕习刀半年,在内宅虽然独霸榜,但毕竟可比对象只有五人,算不得什么高手。所幸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便邀请她师父耶律燕随行。耶律燕久居小院,早想出去走走,自然允诺,也不问我同意不同意,安装了机关机械手、袖箭,提了双刀、神臂弩,收拾行囊就走。我只得命她二人女扮男装,做我的贴身护卫。

耶律燕飞着媚眼问道“‘贴身’护卫吗?晚上‘贴身’否?”

小翠笑道“若夫君同意晚上‘贴身’,我自然无异议,不过是师徒同床罢了,我们师徒又不是没有同床过?只不过多了个男人而已。”

耶律燕笑道“你无异议甚好。我们师徒互通有无,我教你刀法,你教我‘枪法’。”

小翠年幼,不知话中有话,疑惑地问道“我哪里会什么‘枪法’?师傅高看我了。”

我见着师徒二人越说越离谱。骂道“快些收拾吧,大军开拔了!”

于是,策马领了众人出了京城,我们又将十营斥候骑军再次根据手中兵器拆分组合,分为六个马刀营、两个长枪营和两个大刀营。每营配备两架床子弩。床子弩、骑兵与战马的披甲行军时由马车拉运,骑兵轻装行军,二里外撒出斥候。行军途中每天练兵两次。主要操练内容是遇敌前斥候飞返回,通知各营骑兵与战马快披甲,拉出床弩警戒。人马穿戴齐整后,先是安排两架床子弩远程齐射敌军将领,再交替射出神臂箭杀伤敌人,待敌迫近时,再列队砍杀。冲阵时,六个马刀营从正面砍杀,两个长枪营和两个大刀营分从两翼迂回,砍杀敌人外围军队。冲阵方式还是杀透敌阵后,不再单独恋战,再次整顿队形冲杀进去。杀透敌阵后,再次整顿队形,冲杀进去。。。。。。

本次练兵,我既不想灭辽,也不想攻金,反而想到西夏练练。

为什么呢?说起宋朝,大多数人的印象是懦弱无能,委屈求和,特别是宋军对外战争鲜有胜利,不仅屡次败于辽国,被迫签订《澶渊之盟》,对于对西夏这个小国也处于下风,可谓窝囊之极。我这次只想为大宋禁军找找脸面。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宋朝军队都与勇敢善战不沾边,西北边军就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精锐军队,良将辈出。如狄青、种世衡、折克行、王韶、章楶、种谔、刘仲武、种师道等。他们不仅为北宋王朝拓边河湟,打通陇右,恢复丝绸之路,开疆三千多里,击破上百万敌军,还几乎灭亡西夏。

西北边军是直属中央的禁军,归枢密院领导管理,是北宋四支禁军(京城禁军、河北禁军、西北禁军、江南禁军)之一,宋朝有32o年江山,西军的战绩和牺牲不能忽略,甚至可以说居功至伟。

经过多次调整,宋真宗时,殿前司统领京城禁军、侍卫马军司统领骑兵禁军、侍卫步军司统领步兵禁军。宋仁宗时,禁军的人数快增长,最多时多达83万人,四支主力禁军中都有马军(骑兵)、步军,以中央禁军和西北禁军人数最多。但是,若论战斗力,当属西北禁军(边军)最强,而江南禁军实力最弱。

西北禁军(西军)与其他宋军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西军实行军制不是将兵法和更戍法,而是破例允许将领长期统领一支军队,允许一支军队长期驻扎在一个地区,不需要定期调防到其他地方和驻守京师。这样一来,将领和士兵之间互相了解,对当地风土人情和地理交通十分熟悉,执行力和将领的威望很高,归属感很强,军队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从而能保持较强的战斗力。西军将领可世代相承,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的其他宋军截然不同,慢慢形成了几大世代领兵的着名家族,如折家军、杨家军、种家军以及后来的刘家军。而辛弃疾更是参照西军“飞虎营”

“八字军”

在长沙创建了一支具有特种作战性质的军队“飞虎军”

,在抗金战场屡建奇功。

宋仁宗时,李继迁、李德明父子不断率领党项军扣边骚扰,分离倾向日益严重。为应对党项军的侵犯,精锐禁军逐步在西北汇聚。宋仁宗景佑五年(1o38年)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大举进攻宋朝和亲近宋朝的沙洲回鹘,夺取河西走廊,宋夏关系全面破裂,两国陷入战争之中。宋仁宗大怒,下诏削去元昊官爵,并悬赏捉拿,还停止边境榷场。

手握重兵、野心勃勃的元昊亲自率领十余万精锐大军进攻宋朝,他一方面佯攻金明堡,一方面派人给延州知州范雍写信,欺骗说愿意和谈。不通兵事的范雍信以为真,放松了延州防御。不久,元昊突然派大军包围延州。情况万分紧急,宋军刘平、石元孙奉命增援,在三川口遭遇伏击,陷入西夏军队的重重包围。元昊多次写信劝降,刘平宁死不屈,兵败被俘。幸亏宋军将领许德怀偷袭得手,西夏军队被迫撤离,延州之围才得以缓解。

范雍因不识兵事致使此战宋军将士伤亡惨重,大失国威军威,但他有意无意的两个举动却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可谓是“居功至伟”

其一,就是他赦免了一名论罪当斩的小兵,多年后这个小兵变成西夏军队最恐惧的宋朝战神——这名小兵就是大名鼎鼎的名将狄青。其二,就是范雍从战败中痛定思痛,在自己的职权和能力范围之内,上书请求西北禁军取消实施将兵法和更戍法,朝廷部分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试行以观成效。范雍经营西北禁军数年,加上庆历新政的助力加持,其治下延州宋军的战斗力的确有了一定提升。加上范仲淹、韩琦等人堡垒战法,抗击西夏卓有成效,西军就此初具雏形。

西军的兵源虽然来源于全国各地,但主要以陕西、关中本地的青壮为主组成,越到后期,关陕比例越大,他们粗犷彪悍,吃苦耐劳,很多人是同县同乡,甚至同村同族,他们的社会关系密切牢固,战斗非常勇敢、顽强,不怕牺牲。对于西军将士来说,抗击西夏就是保家卫国,因而参军打仗的积极性和热情很高,加上名将辈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而奖赏往往非常丰厚,故而西军常常敢于深入瀚海戈壁,千里奔袭,迂回穿插,机动作战,颇有汉唐雄风!

西军及其所处关陕尚武成风,很多家庭数代都在西军终身服役,全部的身家性命和财产都在西军军营,父亡子继,生生不息,很多男子活不过三十岁,如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描述的那样,西军中一堆年轻的寡妇聚集而居随处可见,相依为命,互相照顾。需要说明的是,西军来源较多,不全是汉人将士,也有很多吐蕃和羌族士兵,还有当地厢兵、乡兵、猎户等,形成了军事联防机制。但是,战斗核心依然是关陕青壮组成的西北禁军。

喜欢梁山不老请大家收藏梁山不老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