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梁山不老 > 第127章 一战雪前耻

第127章 一战雪前耻 (第2页)

作者:甘庄柳下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遂连营百里,飞石激火,小梁太后又集结全国兵力于宋哲宗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十月,开始攻打大宋,这一次她要用一个碾压性的胜利来稳固自己在西夏的政权,用一个漂亮的成绩单,来继续压着党项皇族嵬名氏的势力,而且她还把一百年前辽国的萧太后视为偶像,也想成为萧燕燕那样政绩显着的太后,但是她也不掂量一下自己几斤几两,孤注一掷来攻打平夏城。很快小梁太后便率领三十万大军遮天蔽日,迎风袭来,以前说的五十万大军可能都是有水分的,这一次真的是实打实的举全国之力来战的,小梁太后想再创一次永乐城的战绩,所以这次攻城之战也是经过多方面的考究的,首先派出大将嵬名阿埋来攻城。然后大将妹勒都率领一路骑兵在外围守着宋军援军,这一次她是想将平夏城变成一个屠宰场,要将大宋西北主力军全部葬身于此。

这一次西夏军确实做了充分的准备这帮党项骑兵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现在学会了用器械来攻城勒,一帮工程兵之前噼里啪啦的折腾了半天,竟然推出了好几百辆攻城车。西夏军先用木板将平夏城外的沟壕铺平然后一帮人推着攻车进攻。攻城车正面还蒙着厚厚的牛皮毡用来阻挡宋军的箭雨。一个攻城车可以装载几百个士兵。西夏军再一次来到城墙脚下。

一部分人继续拿着铁锹开始挖墙角,还有一部分人就利用攻城车来到城头上与宋军厮杀,平夏城的守将郭成见状也是汗颜,这西夏军还真是有模有样,连这么大的攻城设备都学会了,这守城难度一下就上升到了地域模式,因为这一块的宋军都是分散的,城内的守兵也就几万人,这可是一场硬仗啊。其他各路宋军也接到消息,纷纷都往这边赶,但是西夏大将妹勒都逮不早就在这里等着呢?一时间各路宋军根本冲不破西夏军的外网,只能为郭成捏一把汗。

西夏军无所不用其极,挖墙脚,钻地道,城楼拼杀,不分昼夜的死干。好在宋军还是比较擅长这种城池防御战的,郭成带领将士们站在城头上拼命死守。双方就这样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打的是异常艰难。西夏小梁太后在高处设立了指挥部,命令全军不顾一切,必须要攻下平夏城。西夏军就一个劲的往上冲,前面的死了,后面就踩着他的尸体继续上。就像是浪潮拍打岸边的礁石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直打了十三个昼夜。平夏城虽然坚固,但是也架不住这么多人玩命的冲击。

眼看着平夏城内的宋军都快支撑不住了,老天爷开始参战了。这一晚狂风怒号,西北的常客沙尘暴来了。一时间,战场上飞沙走石,狂风大作,西夏军的攻城车随风而倒。底层的士兵见状拔腿就跑,上面的士兵直接就被摔死了。密密麻麻的西夏军被几百个攻城车砸得到处逃窜。三十万的西夏兵瞬间失去了方向,不知所措。站在高处的小梁太后看着这一切再也扛不住了,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纵使有数十万的雄狮最终还是倒在了大自然的摧残下。但是,她还是没有放弃,她现在已经被战争冲昏了头脑,开始发疯一样豁出去了。命令士兵继续攻城,一定要把平夏城给铲平了。城楼上的宋军见老天爷都来帮忙了,拿起弓箭就对着下面的西夏军万箭齐发。没有了攻城车的西夏军哪里还有心思去攻城,赶紧跑路,小命要紧。小梁太后见状立刻清醒了,脱掉外套,去除首饰,换上士兵衣服开始跑路。

平夏城周围分散着许多西夏兵马,宋军将西夏边境内全部洗劫一空。郭成夜袭西夏大营,直入夏军主帅营帐,俘虏敌军官兵3000多人,还缴获牛羊十万余头只,连同统军将军的妻小也未能逃脱。这次袭击连破西夏营寨,乘胜攻占了天都山(今宁夏海原南华山、西华山一带)。“夏主震骇”

小梁太后在回去的路上,补给、帐篷什么都没有了,要么被宋军抢走了,要么被烧了,而且还不时地被这帮宋军过来骚扰一下,搞得西夏军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还遇到了大暴雪,结果把士兵饿得痛苦哀嚎,大批人员冻死在逃跑的路上。本来事先说好来支援的辽国老大哥,现在连个影子都没见着,最后小梁太后终于丢盔弃甲地回到了老窝,这一仗打下来,三十万大军只剩下了一小半,重创了西夏国力,西夏一战变成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了。

到了宋徽宗时期,北宋在西北地区继续发动大规模的拓边,西进速度加快,最终针对西夏的“横山战略”

布局完成,北宋对西夏的总体战略目标也在这一时期完成。宋朝控制横山地区后,西夏处境日益艰困。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西夏发生政变,在辽国暗助下,小梁太后被毒杀。随后,西夏以皇太后逝世为理由,向宋国遣使告哀并谢罪,宋国不接纳西夏使节。不过,西夏又说服辽国派遣签书枢密院事萧德崇,为宋夏两国“调停”

,宋国最后只好接受西夏的求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着“横山战略”

在西夏银州一线完成,北宋的西北边疆最终确定,宋夏边界线划定。北宋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边境堡寨进筑战略最终完成,北宋边境堡寨的军事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边境军事堡寨逐步演化成了基层军事组织,与西北地区的军事单位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了大纵深的防御体系,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神兵利器!

如果不是金、辽袭扰,给了西夏苟延残喘的机会,边境堡寨策略早就灭了西夏国。

趁你病要你命。我李逵来到边地,就是想干这事。

为什么要先灭西夏?

唐天佑四年(907),唐朝灭亡,后梁建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吴、楚、闽、后蜀、南唐、吴越、南汉、南平、北汉)。后梁第十年,即贞明二年(916),北方的契丹族建立辽,与五代对峙称为南北朝。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初,赵匡胤发动兵变,才有北宋。也就是说,其实辽比宋建国早了44年。宋用二十年的时间消灭了汉族割据政权,结束十国时期,但仍存在许多少数民族政权。北宋宝元元年(1038),西北的党项族建立西夏。辽天庆五年(1115),辽国东部女真族建立金。自此,大体形成了辽、宋、夏、金四国鼎立的形势。

其中西夏自建国独立以来,宋夏战乱频仍,持续近百年的宋夏战争才是真正加速北宋王朝衰败的主要原因。所以,我李逵本次来到边地,就是想先灭西夏,以解挑起分裂战争之恨。

西夏本来和宋一起好好的,非要自立为国。西夏当年不自立,宋有了西夏的骑兵说不定可以拿下燕云十六州,这样辽、金困守关外,在蒙古高原上各民族互相混战,还有没有蒙古的崛起都未知。铁木真,游击战打的好,懂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围点打援,知道以己之长,攻敌之短,集中兵力,消耗敌人,再加上蒙古马耐力好,弓箭射得远,使部队在当时机动性和射程无敌。

但西夏自李元昊去世后,西夏宗族纷争不断,全面汉化,崇尚孔孟,更把佛教奉为国教,丢失了自身尚武的传统,社会矛盾尖锐动荡,最终面对蒙古大军未能再现昔日风采,最终亡国。

实际上西夏是一支党项族人,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区、青海地区的人。唐朝时期被大唐安置在了宁夏,改国姓李。后来和宋朝进行了没完没了的争斗,虚弱的宋朝也最终没有征服西夏,却被西夏真真切切地拖垮了。

喜欢梁山不老()梁山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