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建议修建潼关 (第2页)

作者:吴中雪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华盛看看勾起董卓的欲望便道:“太师,在长安和函谷关之间有一处地方乃到长安的咽喉要道,在此处筑关便可掐住关东各路进军长安之路,而且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需五千兵便可阻挡十万雄兵。”

“哦?有这样的地方?”

董卓大喜。

“当然有,当初我回长安就沿途查看地形,才现的,函谷关已经老旧,不适合,也不安全了。”

华盛最后说这个不安全彻底刺激了董卓。

“无缺指出具体地址,我派人马上筑关。”

董卓道。

华盛一滞,他想自己筑关,自己守关,这么好的地方怎么能给别人?

其实华盛所说的地方就是潼关。

在东汉末年以前,根本就没有潼关,潼关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就是曹操大战马的时候。

在秦朝之前,是函谷关,这个关口,乃战略要地,非常出名,连道家老子都是在这里飞升。

秦朝统一之后,函谷关的作用大大下降,到了东汉末年,关东诸侯势力向西展,函谷关已经不能适应局势变化,那么更向西面的潼关便登上历史舞台。

此后两千年,潼关都成为守卫长安最重要要塞,可以说是第一雄关也不为过。

董卓马上要死了,他要拿到潼关,只要潼关到手,他就能守住长安,到那时长安就是她囊中之物了。

“呃,太师,我当时只是看了大致的地形,具体的位置还没有定,我需要再去查看测量,等我测好之后再向太师报告,以免误导了太师。”

华盛道。

董卓看看华盛不像是欺骗自己便道:“这样吧,我就命你探查最好的地势并修建关隘,修好以后我要去我去看看是不是向无缺说的那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哈哈哈。”

“是!

末将必不负太师所托!”

华盛大声施礼道。

“嗯,无缺,你你三年孝期过了一年了?”

华盛一听就知道董卓还惦记着让自己当他干儿子呢,便挤出几滴眼泪道:“盛感念太师挂怀,请太师记得,两年后,盛拜太师为义父的事情。”

“哈哈哈,孤记得!”

董卓开怀大笑。

领了命令,从郿坞出来,华盛后背服已经湿透,能取得修建潼关的权利让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地,而且他又推脱了董卓收义子的事情,可以说收获满满。

至于两年后,什么潼关,什么义子,都和董卓无关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整个长安已经在他的掌握之中,坐拥长安观天下成败。

他回到华府紧急召集徐晃和戏志才过来商议对策。

他虽然前世去过潼关旅游,知道潼关的大体位置,但是其实就像他在董卓面前说的一样,现在让他具体确定地点他还真不知道。

这就需要仔细考察。

徐晃长于军事,戏志才谋略过人,他只要划定大体的范围,给手下去确定,这个问题就大大降低了。

实际上只要有战略眼光、军事谋略,即便没有华盛划定范围,也必定能找到那个最佳地点,原来历史上不就是把这样吗?

只不过现在这个构想是自己第一个提出来而已。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徐晃和戏志才,没想到二人简直惊为天人,对华盛佩服的五体投地。

毕竟第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最厉害,说明他有大格局,有前眼光。

“主公,志才佩服!”

戏志才一躬到地,没有多说什么,他自诩聪明,却没有想到这么远,想来还有点惭愧,作为谋士要提前为主公谋划,他倒好,让主公想在前面,他跟在屁股后面执行,那要他何用?

恐怕郭嘉也没想到,否则他当时就给主公提了,看来我和奉孝都不如主公啊。

此人必能成大事,我戏志才跟对人了。

ps:谢谢读者大大的打赏,求催更,点赞,好评,关注,不胜感激,拜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