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两国遣使 (第2页)

“你是南唐礼部员外郎张洎?恕本相眼拙,贵使客气了,不知是何要事?”

“是这样的,我已入京数日,为何大周天子还不召见我等?”

王溥是个人精,自是知道南唐新国主遣使前来的目的是什么,不外乎就是眼见大周已接连攻下南平、武平、后蜀以及南汉,南唐觉得危在旦夕,恐大周下一个动手的就是自己,想派个人来打探一二,看看有没有什么存国之策。

“贵使莫慌,南唐新国主即位,我朝天子按例是要接见你的,再容我些许时日,定向陛下禀告,这不如今本相实在是有要事缠身。不瞒贵使,辽国也遣使来了,正与我朝商议要紧之事,贵使的事本相放在心上了,不如你先行回驿馆歇息,陛下一召见本相,本相肯定立刻通知您。”

张洎本是南唐新国主李煜的亲信之臣,参预机密,恩宠第一,谁料来到大周竟然遭到冷遇,顿觉大周早已不将南唐放在眼里,迟早会吞并江南,心想回去后只能告知南唐国主早做打算。

王溥得了柴宗训的旨意,连忙找到耶律挞烈,想要委婉地打探出药材的事情。没想到耶律挞烈那张嘴严实得很,硬是没有透露半点消息。殊不知这样一来,柴宗训却更加笃定这药是为了辽主耶律璟准备的,因为只有他才能让耶律挞烈三缄其口。

得了王溥的回话后,柴宗训便嘱咐他,一定要寻得耶律挞烈所需药材。得了这个人情,想来日后要与这位南院大王私下来往会方便得多。

“陛下,南唐新国主遣使来我大周,臣觉得此人应是来打探我军的下一步动作,不知陛下要不要接见他?如果不见,臣便趁早打了他。”

“还是见一见吧,人家远道而来,总得听听人家说些什么。况且这是南唐新国主第一次遣使来见朕,若是不见不就显得我们不知礼数了。”

“那臣来安排。”

第二日,柴宗训在偏殿见到了张洎。

“外臣南唐礼部员外郎张洎叩见大周天子。”

“平身吧,贵使不必拘礼。不知此番南唐国主遣你来此有何要事?”

张洎见柴宗训年纪虽尚小,但举止谈吐皆严谨谦和,颇有明君之相,便不敢轻视。

“陛下,此番我主遣外臣前来,主要是因为我主想入京面见陛下,特让外臣前来先行求得陛下的恩典。”

南唐国主李煜,提起他的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他的词想必很多人都读过,就连柴宗训自己也还记得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精通书法、绘画、音律,诗文词一绝,被称为“千古词帝”

,他天生适合当个词人,而不是乱世中的帝王。

“南唐国主有心了,此事朕倒是没什么意见,待朕在早朝与众臣商议过后,再答复张卿。”

说实话,柴宗训还是挺想见一见李煜,毕竟他算是历史上有名、有才的“亡国之君”

张洎得到柴宗训的回答后,感慨终于完成了此次赴周的使命。几日后的早朝,众臣皆认为可见一见南唐国主,王溥便将此消息告知了张洎,他当日便告辞返回了南唐。

王溥的另一项重任也圆满完成,耶律挞烈已经收集到了所需的珍稀药材,并在拿到柴宗训签署生效的互市新约后,马不停蹄地返回辽国。这位南院大王可能不知道,此一行他已经将辽国最大的秘密交到了柴宗训手里,而那些药材也是王溥通过各种方式塞到他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