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游历民间 (第2页)

“陛下的想法是好,只不过皇室子弟游历民间,哀家恐怕有人会趁机对熙让他们几个不利,又或是撺掇着他们做出不利于大周之事,如此实是防不胜防啊!”

“母后不必担忧,儿臣会另组一卫禁军,专门守卫在他们身侧,如有异动,也可及时禀报于朕。熙让他们皆是朕的手足兄弟,大周江山若是只有儿臣一人,怕是无以为继,一个枝繁叶茂的大周皇室更有利于柴氏子孙。”

“既然陛下都安排妥当了,那便如此吧,母后也希望熙让他们几个能够成才,日后帮衬着陛下,一起守住咱们柴氏的江山。”

符太后答应此事之后,柴宗训看了一眼李纯妍,对着她微点了一下头,算是认同她刚刚有意帮着自己说话。

李纯妍现柴宗训突然对着她点头,也微微点了一下以示回应。

按规矩,在选秀妃嫔入宫之前,柴宗训无甚大事都要宿在皇后宫中。李纯妍一想到晚上又要与柴宗训独处,又止不住得开始感到害羞,瞬间将脸撇到了别处。

“母后,儿臣还想,若是熙让他们几个,能在游历期间遇上了中意的女子,只要身家清白,便可直接迎娶其作为正妻。萍水相逢的缘分最是难得,朕也想当一回‘红娘’,拉一拉红线。”

柴宗训的一番话把符太后与李纯妍都说笑了,方才还紧张的氛围一下便轻松了许多。几人又聊了些别的事,眼见时候不早了,柴宗训与李纯妍这才起身告退,一人返回坤宁殿处理宫中事务,一人返回福宁殿处理朝政要务。

隔日,柴宗训就将要安排皇室子弟入民间游历,并设立禁军五卫随同出行的想法在朝上提及,诸臣皆表示赞同。

柴宗训将禁军的第五卫命名为“玄甲卫”

,任命李筠之子李守节为玄甲卫都点检,并令年已十六的曹王柴熙让明年出宫,入民间游历。

李筠乃是大周开国的功臣,现高居中部战区指挥使之位,是柴宗训特意安排在地方的一员大将。现下,柴宗训任命其子为玄甲卫都点检,一方面是考虑到李筠始终忠于大周,另一方面柴宗训也准备培养第二梯队的军中将领。

好比李处耘之子李继隆,潘美之侄潘惟吉等,皆是柴宗训为大周军队准备的后备将领,好在人员新旧更替之际,他们能快熟悉军中事宜,担起大周将领的职责。

曹王柴熙让得知柴宗训安排他来年入民间游历后,特意进宫叩谢天子恩典。柴熙让还顺路去向符太后与李纯妍请安。

“母后、皇嫂,近来可还安好?”

行完礼后,柴熙让与她们二人唠起了家常。

柴宗训登基十一年来,曹王等人不曾荒废过学业,也十分感念兄长的教诲与恩泽。若不是柴宗训,恐怕他们这些年纪尚小的皇室子弟,早就被试图抢夺大位的军中强将给杀了,哪里还有今日的尊贵与地位。

当得知柴宗训打算安排皇室子弟入民间时,柴熙让他们一点也不觉得是苛待了他们,反而看出了兄长对他们的重视。

柴熙让清楚,柴宗训这是想将他们几个都培养成大周皇室的中流砥柱,往后如有危急之事,即使柴宗训不在,他们也能撑起大周的江山社稷。

符太后与李纯妍看着柴熙让对待此事的态度颇为积极,便更加认可柴宗训的所思所想。

柴熙让尚未成婚,入民间游历一事还需李纯妍这个皇嫂为他准备妥当。

“皇后,此事交给你,母后很放心,你尽管放手去做。”

符太后现在是什么事都交给李纯妍去安排,真正做到了一朝放权。

“是,母后。”

李纯妍家中就有两个弟弟,她对着柴熙让他们几个也是感到无比亲切,往后数月,她都十分上心地安排着柴熙让来年的出宫事宜。

除却此件大事,柴宗训心里还酝酿着另一个计划,只因此事过大,涉及面广,还需要仔细筹谋过后方能公之于众。这不,范质等几位相公已经连着好几日被他请到福宁殿议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