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有此癖好 (第2页)

“儿子明白。”

新年号之事落定后,内阁选了五处不同之地,作为大周新都的备选之处。

其中,包括汉唐旧都长安、洛阳,析津府、鄂州府、江宁府,此五地皆有作为新都的资格,且各有各的优势。

因太子元明也会一同出京考察,柴宗训便命元晖前往鄂州、江宁二地,元昭赴长安、洛阳,太子元明则被派往析津府。

单纯从柴宗训的安排上,不少人都觉得析津府成为新都的可能性最大,毕竟去往此地考察的是太子元明。

此事终究还未有定论,朝臣也不好过早下决断,只能待几位皇子返回汴京后,才能得知最终的结果。

后柴宗训还选定了李沆、吕蒙正与魏咸信三人,随同太子元明几人出京考察。石熙载在内阁几位阁臣之中,年龄较大,柴宗训便没有让其受此舟车劳顿之苦,只传命三位较为年富力强的阁臣同去。

三人协商过后,决定由李沆赴长安、洛阳,吕蒙正去往鄂州、江宁,魏咸信则直奔析津。

出之前,太子元明特意派人前去三希堂打听了一番,看一看魏昭堇是否将那几本航海日志送了回来。结果,人家早早便将书原样送回了堂中。

“看来她还是抄录了,没将我的话放在心上……”

太子元明颇感失落,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对一名女子示好,但是效果貌似差强人意。

此番出京,太子元明还需一段时日方能重返汴京,他本想再挑选几本相似的书籍,给魏昭堇送去。转念一想,此举恐会过犹不及,元明便想着不如就等回到汴京之后,再另找机会送过去。

昭武三十年三月,出京考察新都的几位皇子、阁臣相继出,各自分头行动。

太子元明与魏咸信一道,正往析津府进。元明自从得知了魏昭堇的闺名后,便对此次与其父魏咸信同行,倍感期待。

“此行有劳您了。”

“太子殿下言过了,这乃是为臣的本分。殿下一路若有任何不适,皆可同臣明言,您的安危最重。”

两人寒暄了几句之后,便各自回到了自己的轿厢内,继续往北走。

魏咸信得知自己此行会与太子元明同路后,本想对此前应承魏昭堇之事食言,她竟说可以扮作小厮,随同他一起北上。魏咸信抵不过其女的连番请求,最终,还是顶着压力点了头。

轿厢内,魏昭堇一副小厮装扮,坐在魏咸信下。她本想与其父悠哉游哉地一路北行,看尽繁华、阅遍盛景,眼下太子元明也在队伍当中,她的行动就没有这么自由了。

“父亲,你说太子为何要自请出京,您不是说,陛下一开始只点了几位皇子随行吗?”

“这为父哪里知晓,许是太子元明得了陛下什么密旨吧?说来,这几处新都的备选地址,虽都是内阁严选,但吕辅与毕次辅的选之地,还是长洛,太子为何弃之不去,反而与我等北进析津府,此中缘由为父也不清楚。”

魏昭堇听罢,同样也在思考。虽说长洛自古以来便是建都的良址,但是经过四代以来的战祸,两地早已大不如前。别说当今天子了,就算是魏昭堇一介女子,也不会选择长洛作为新都,这八成是陛下虚晃一招。

可这话,魏昭堇并没有向其父道出,这不过是她一家之言,说出来也无什么凭证,倒不如不说。

她倒是认为,鄂州府与江宁府的希望最大,不过眼见太子元明选择了北上,这析津府难道才会是最后的新都所在?

魏昭堇这一趟跟着其父一起出门,最主要还是想行万里路,她在纸上看来的东西,总觉得少了些许实感,与其埋头苦读,不如亲自看看汴京城以外的地方,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此去路途遥远,一行人走走停停,不多时便到了澶州。

太子元明眼见,整整一日,魏咸信轿厢中似有一名小厮,举止十分不同寻常。且魏咸信待“他”

还异常得热络。

一开始,太子元明还以为此子是魏家的子弟,不过他远远地看了此人一眼,长得并不健壮,若硬要说是一名男子,身形未免过于瘦弱。

魏咸信偷偷摸摸的举动,令太子元明产生了无限遐想。素闻京中官宦权贵,不少人皆有豢养娈童的嗜好,莫不是这魏咸信也有此癖好?

喜欢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请大家收藏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