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1页)

作者:我爱吃西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第116章

“领导,这次去广交会,我是彻彻底底地开了一回眼,被咱们国内老百姓当成贵重物件的收音机,手表,港城那边到处都是,并且他们还具有很强的生产能力。”

“同样是两个胳膊,一个脑袋,我并不认为自己的能力比他们差多少。

“只要进行刻苦研究,我们滨城也能有这些东西。”

“您之前跟我说过的话,我一直牢记在心,发展经济吸引外商,创造外汇,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也不能忘记,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怎么提高,自然要从弥补自身不足做起。”

通过一番慷慨激昂的发言,陈海峰将话题渐渐引入三转一响。

“三转一响在乡下不怎么起眼,一旦放到城里,马上就成为稀缺物资,自行车,缝纫机倒是没什么,后面的收音机和手表,嫣然成为成为年轻人争相竞逐的商品。”

“咱们虽有无线电厂,但是不具备大量供应收音机的能力。”

“至于手表厂,则是完全的空白。”

做了一番铺垫,陈海峰又将话题转移到自主研发上面。

希望上级给他批一些设备,零件。

陈海峰打算将设立在市里的日用品厂办事处,全面利用起来。

办事处不但是接待外商谈生意的地方,里面的空间还能用来当实验室。

任何一家有规模的工厂,都有着自己的技术科,自己的实验室。

别看青山日用品厂只是一个大队集体企业,同样属于国有资产。

上级领导希望青山日用品厂再接再厉。

为滨城当地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陈海峰针对张建设的想法,打算进行新项目研究。

创造出新商品。

创汇的同时,兼顾国内商品供应。

张建设逐渐从震惊中回过神,凝视着面前的电子表。

“领导,我跟您说这些,绝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要表现自己,我是为咱们当地的经济建设感到着急。”

“论起面积,港城和咱们滨城差不多的大,人口远远比不上我们。”

“同样都是城市,他们能成为科技发展的前沿,我们为什么不能?”

“你先等一下。”

张建设打断陈海峰的长篇大论,说道:“你是因为去了一趟广交会,受到港城发展的刺激,所以才要进行科技研究,对吗?”

“是的,我就是这样想的。”

陈海峰正色说道:“滨城工业企业众多,但是电子商品却寥寥无几。”

“制造电子表,需要大量的电气元件和设备,这些东西有的国内能够生产,有处于空白状态,不要紧,我已经想到了解决方案。”

“什么解决方案?”

张建设抬头道。

“通过外商,帮咱们购进一些研究材料。”

陈海峰坐到椅子上,侃侃而谈。

西方商人天生具有逐本求利的特点。

谁能给他们带来利润,他们就会将谁当成财神爷。

第一批方便筷子出口到岛国,肯定能让杰克和尼尔斯挣得盆满钵满。

到那个时候,陈海峰适当地跟他们提出一些要求。

通过二人在岛国的关系,帮忙搞到一些国内没有的设备和电子元件。

张建设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