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1页)

作者:我爱吃西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第125章

陈海峰进一步问道;“您是公社主任,我想没人比您更清楚,什么叫做人红是非多。”

“日用品厂工资不算高,每月二十几块,放在城里大工厂,也就是学徒工刚进厂的工资,但是在咱们当地,绝对是一笔巨款了,放在下面的生产队,二十块钱相当于不少人半年的工分。”

“日用品厂规模就这么大,工人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其他人看到日用品厂的日子越来越红火,选谁不选谁,怎么平衡他们的要求?平衡不好,下面几个大队,恐怕都会闹起来。”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事情还少吗?”

购买进口白色猪仔,不仅是为了让青山大队的队员有肉吃,有副业搞。

对于稳定人心,更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

别看青山就用品厂只是一家工农联营企业,既解决不了城市户口,又不像其他的国有工厂,有一系列的配套福利。

但不管怎么说,工厂就是工厂进厂。

当工人每个月,必然有工资拿。

厂里管一顿饭,更不用遭遇风吹日晒。

这些在城里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放在乡下,特别是吃不饱肚子的生产大队,绝对是香饽饽一样的存在。

同样是生产队队员,凭什么有人能进厂当工人,拿着每月二十块的工资,其他人要继续挣着微薄的工分?

累死累活,忙上一年半载,可能没有人家一两个月挣的工资多。

现在已经有这种苗头了。

等过段时间,两百万双方便筷子交付给外商,得到第一笔回笼资金。

眼红躁动的情况,必然会愈演愈烈。

公社下面有七个生产大队,人数从几百人到一千多人不等。

不说全部闹起来,就算只有少部分闹,那也是成百上千。

一定会惊动市里。

“高主任,你也不想一直坐在公社主任这个位置一动不动吧?这件事如果做好了,你不但脸上有光,位置更有可能会动一动。”

“陈海峰同志,你口中说的白猪,真的有这么大的经济价值?”

“我说得再多,您也未必能相信,俗话说得好事实胜于雄辩。”

陈海峰不慌不忙地进行第二步说服。

以公社的名义联系省里的农业研究所或者农学院。

问问他们国外白猪的事。

“高主任,我想这些专家的回答,一定比我描述得更加详细,也更具有权威性。”

“你先回去,我一会想办法联系省里的相关部门,问问国外白猪的事情,如果真像你说的,购买一批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资金。。。。。。”

高主任面露难色。

购买一头黑猪猪仔,大概需要七到八块钱。

购买国外的白色猪仔,价格可能会更高。

公社账面也没有多少钱,购买一头两头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要是买百八十头,公社资金恐怕会被消耗一空。

陈海峰说道:“如果公社账面实在拿不出钱,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不如以大队的名义进行集体集资,通过大队自筹的方式,筹集购买猪崽的钱。”

高主任想了一会,说道:“你们青山大队穷得叮当响,筹钱借给大队购买猪仔,恐怕也弄不到多少。”

陈海峰自信的说道:“这您就不用担心了,我一定能筹集到足够多的资金,买上一批猪仔,等到猪仔养好,就可以向其他大队推广,一旦填饱了肚子,许多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就按你说的办,回去以后和王老栓同志商量一下,这个集。。。。。。集资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