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頁 (第1页)

作者:挽星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安珀想要完全取締教會的執法權,就得有人代替教士和貴族去做這個法官。

許多教士接到了當今的安珀陛下打壓教會,教會可能要失去獨立的執法權的消息,但他們都不以為意。因為他們大多同時既是教會人員又是貴族,還是當地為數不多的學者。難道要幾個大字不識的文盲來為當地的人民主持公道嗎?不管在哪個階層中挑選,總是在有限的人選中挑出執法者。

如果想徹底擺脫教會和貴族的影響,難道從哪裡會憑空生出來許多識文斷字,熟讀法律的人才來嗎?

自大的法官們這樣想著。

不過在安珀看來,識文斷字的人很多,陳舊的律法也不必太過精通,否則反而落進了套子中,為這舊律法明晃晃維護的階層服務了。

自從女皇陛下加冕以來,翡翠郡就像是沸騰的油鍋,始終有消息傳來,掀起一輪的熱潮。

「母親,陛下公開招聘選拔各地法官,我已經通過了考試,要去因薩羅城上任了!

一個年輕人興沖沖地跑進家門。

他的母親怔住了:「做法官,這是真的嗎?你在學校的成績雖然不錯,可是學的也不是法律,你又是什麼時候去參加的考試?因薩羅城又在哪?」

年輕人將母親的疑問一一解答。「當然是真的,這是女皇陛下發下的公告,蓋有印鑑的。也不是一開始就能做法官,先要實習,也要看當地的情況如何,這就有些複雜……因薩羅城在我們這的南邊,又在帝都的北邊,我來給您畫一下……」

翡翠城的專業學校中設有法律系,但法律專業出身的人不可能填補整個帝國龐大的執法和司法人員空缺。反正這些實習法官也不是立刻就上任裁斷公道的,這次考試篩選的主要是個人品質和學習能力。

經過兒子的講解,母親差不多弄清楚了因薩羅城的位置——這可真是太遠了,許多人一輩子也不會去到那麼遠的地方,更別提經常往返了。

能做官是件大好事——法官也應該是官員,是為陛下效忠的,這對於他們來說是莫大的榮耀,可如果兒子去了那,要多久才能回家一次?

但這位母親又清楚兒子的想法,翡翠郡在不斷的掃盲和鼓勵入學的氛圍下,人才之間的競爭很大。一個從專業學校畢業的人絕不會找不到工作,但能獲得的職位和待遇卻比不上幾年前擁有這個成績,甚至是不如自己成績的人。

這就讓很多人在不服氣之餘,生出了的想法。翡翠郡的許多崗位已經被人捷足先登,別的地方不還是一片等待開拓的沃土嗎?整個帝國都是女皇陛下的了,何必執著於翡翠郡呢!

這時又有一批批招聘公告散布開來,空缺的崗位如此之多,發展的空間又是這麼大,只有一點離開故土的缺憾,但這點缺憾對於接受過教育,急於證明自己價值的許多年輕人來說,完全算不上阻礙。到帝國各處去吧!

這是為陛下分憂,也是為自己掙一份前程!

許許多多的年輕人拜別了父母,踏上了履職的道路,他們安慰依依不捨的家人:「各地的水泥路已經快要修好了,還有方便舒適的船運,讓旅程沒那麼難捱。聽說安珀陛下還要建一種叫做鐵路的路,式的車子跑在這種軌道路上,要比馬車快上好幾倍!

也許用不了多久,你們就能時時來見我,等我在那邊安頓下來,也能把全家人都接過去。」

這些年輕人去到各個城市,有的成了學校的教師,有的做了工廠的主管,也有的,頂著原本法官的白眼進入了執法和司法機構。

原本的法官觀察了這些人幾天,就覺得當初提心弔膽的自己實在是傻透了,他們明顯從來沒審理過案件,對律法也一知半解。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謄抄過去的訴訟案或者跑到街上與人談天說地。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取代得了他們呢,民眾不會信服他們,他們看起來也不急著爭奪裁斷案件的權力。

在這些舊勢力不知道的地方,源源不斷的案宗匯集到帝都,法官們到民眾中了解各處的風俗習慣,對風俗習慣中的積極因素進行收集整理,討論其中能轉化為有效的司法裁判資源的部分。他們也是很擅長寫報告的,抄錄的案宗中有許多叫人憤憤不平的,法官剛開始被氣得火冒三丈,辦公室里經常傳出怪聲,許多聽到這聲響的人都認為這是他們沒法掌權,被氣到發瘋了。等這些法官冷靜下來,他們也不只會發泄情緒,而是思考其中值得改進的部分,想辦法填補那些不夠縝密的法條,匯成書面報告呈遞上去。

法律的制定不能脫離於時代,眾多法學專家在安珀拿出來的範本上進行修改,又有分散在帝國各處的年輕法官們收集來的實例,律法在女皇陛下加冕一年後頒布。

為了紀念女皇陛下過去曾經親自經營的領地,這部律法被稱為【翡翠明鏡】。

同時,又有【廢除奴隸制、農奴制以及類似制度的公約】【婦女權益保障公約】【兒童權利公約】【消除種族與宗教歧視公約】等法律頒布。

律法的頒布,對往日能倚仗權勢、財富和地位為所欲為的那些人,是加諸了一層重重的枷鎖,對於弱勢群體和普通民眾來說,卻是多了重重保護。

有了律法作為司法和執法者的行為準繩,任法官一下子有了底氣,他們漫長的實習期結束了,眼下要真正履行這個崗位應有的職責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