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第1页)

作者:雲前雪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而尚書省又分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醫部,七個部門。」

「諸子百家願意退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三省七部這個制度。」

皎月適當作出簡略解釋,「就好比兵部,這裡百分之七十的官員都來自兵家;戶部百分之六十的官員來自陰陽家和計然家這類在數學領域有建樹的學派;工部百分之七十的官員是農家和墨家那些專業技術過硬的人;而刑部,那就是法家的天下,人人都能全篇背誦秦法;醫部更是專業性最強的一個部門,裡面的大多數人都是厲害的名醫。」

「很顯然,在這種專業性極強的要求下,儒家這類作用在思想上的學說,並不符合光耀帝想要的治國人才要求。既然他們做不到,那退讓就成了不得不為的事。」

解釋完中秦的制度,皎月上大招,「光耀帝登基的第一年,也就是秦歷2o年,光耀帝統一學說這一年,為了填補六部中的職位空缺,光耀帝舉行了中秦第一屆科舉。」

皎月把科舉制度簡單解釋一遍,道:「無論是品德和名聲,都很難定義人的高下,但把書

讀成什麼樣,那是實實在在的事,一張卷子就能辨別高下。」

皎月放出當時考試的畫面,從地方到中央,參加科舉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貴族也有黔。

「光耀帝對參考的人並沒有太多的要求,無論男女,只要年滿十五歲,且不過四十歲,皆可參加科舉。」

「而這些參加科舉的人,在地方考的內容是一樣的,等到了中央,才會根據職位的不同參加專業性更強的考試。考過的人最終進入殿試,由帝王親自出題考核,正式封官。」

緊跟著,皎月放出部分考卷的內容,「考卷上的內容,全都在光耀帝為諸子百家制定的框架內。」

「諸子百家的人,要麼接受光耀帝的安排,接受考核成為官員。要麼反抗到底,徹底退出帝國的上層階級。」】

看仙幕的諸子百家們,「……」

這手段,真是一環接一環,讓人防不勝防。

嬴舜華努力仰著小腦袋,看天看仙幕,就是不看諸子百家的人。

她還不是光耀帝,還沒那麼剛,怕被敲悶棍。

就算是掩耳盜鈴的安全感,她也要。

【「學得文與武,賣與帝王家。說白了,世間的文人雅士,無論他們心中有多少抱負,想要把生活的國家建成什麼樣,前提都得獲得一官半職,否則一切都是枉然。即便是孔老夫子也得周遊列國。」

事實也正如皎月所說,面對強勢的帝王,面對勢不可當的科舉,諸子百家唯有妥協。

甚至,很多人都是歡歡喜喜的成為帝王的臣子,成為幫帝王填充框架的一份子。

「老贏家的皇帝們,都是懂得打完棍棒給甜棗的。開啟棍棒和甜棗策略的帝王,正是光耀帝,而九陵塔就是棍棒之後的巨大甜棗。」皎月放出回溯石,並讓其畫面占據整個仙幕。

龍椅上威嚴的帝王說:「朕為了大昭的長治久安,為了天下學說的繁榮昌盛,給天下學說制定了框架。但朕亦明白,並非朕選擇的學說就是對的,朕厭棄的學說就是錯的。」

「今日,朕欲修建九座諸子塔,納天下學說,藏萬世典籍,供世人查閱。無論男女、無論老幼,只要是大昭的子民,皆可進入諸子塔,隨意翻閱其中典籍,抄錄收藏。」

虎狼般的帝王退讓了,這讓所有被她狠狠壓著的諸子百家極其震驚。

「大臣們震驚的同時,並沒有太高興。」皎月壓了壓憋笑的嘴角,正色道:「畢竟老贏家是有前科的。光耀帝的父皇始皇嬴政,基建狂魔第一人,修了驪山、直道、阿房宮、長城等眾多勞民傷財的大工程。」

「光耀帝的哥哥秦一世胡亥,在位三年,繼續始皇嬴政的基建策略,直接玩崩了整個帝國。」

「如今,光耀帝登基不到三年就想修九座百尺高塔,誰能不怕!

就如同皎月說的那樣,大臣們在震驚過後,臉色立馬變得極其難看。

戶部的官員立馬站出來哭窮,說天下剛經歷戰亂,國庫空虛,他們戶部沒錢給

皇帝建塔。

工部也立馬跳出來,說帝王登基已經三年了,馬上就要修建帝陵,朝廷沒有心力建塔。。

御史台也站了出來,勸解帝王,還用官逼民反的秦一世做例子。】

前科之一的基建狂魔嬴政,「……呵!

他哪一樣修錯了?

驪山是他的陵寢;直道是為了連接各郡縣;長城是為了守護大秦;阿房宮是因為現在住的宮殿太破舊了。

要怪也只能怪胡亥太沒節制,一點都不懂得把握使用民力的度。

不懂節制的胡亥卻很高興,「什麼光耀大帝,還不是個勞民傷財的暴君。」

和他有什麼區別。

【面對眾多朝臣的反對,光耀帝不急不緩地說:「朕自登基以來,時刻告誡自己,天下黔剛經歷戰亂,需輕徭薄賦,讓黔休養生息,不可做任何勞民傷財的事。」

年輕的女帝坐在龍椅上,十一冕旒遮住她的面容,讓人難窺天顏。

諸子百家的人即便看不到她的表情,也不相信她說的話。

直到……

女帝問:「可有選好修建陵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