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第1页)

作者:雲前雪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皎月單獨挑出其中幾個畫面放大。

其中有嬴邑一人被敵軍包圍的,也有嬴邑和她率領的軍隊一起被包圍的。

可無論哪一種,最後的結果都是天降流星雨,嬴邑和她的人頂多擦點皮,敵軍卻是團滅。

「呵呵呵!

天降星辰輔助。從此之後,嬴邑就徹底打上了光耀帝轉世,天命所歸的標籤。」

皎月冷笑,並諷刺之,「她能入九陵塔,是因為嬴家挑選了她做復國代表,也是因為人們對光耀帝的嚮往。和她嬴邑,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嬴舜華,「……這復國和我想的,不太一樣。」

她還以為是亂世之中,沒落的嬴家出了劉邦或朱元璋那樣的人才,最不濟也是劉備那種能忽悠人的。

結果,不但走光耀帝的「農村包圍城市」路線,還是家族聯合。

被那麼多人裹挾著復國,嬴邑頭上得壓著多少大山。

如果嬴邑再如仙幕說的那樣,本身才能更偏向武力,那後秦的朝堂恐怕一開始就被多方勢力掌控,陷入權利傾扎中。

嬴政的臉色也沒有一開始聽到復國時那麼好看,顯然嬴舜華能想到的他也想到了。

最終,始皇老祖宗嘆息道:「到底復國了。只要後來的君王足夠強勢有能力,就能清理朝堂,奪回主動權。」

「但守塔一脈,肯定不甘心只守塔,不插手朝政。」嬴舜華最不喜歡的就是聰明人把時間浪費在權力爭奪上,不干正事了。

相比起始皇父女,如儒家、縱橫家這些來自諸子百家的聰明人,想的更多是仙幕中提到了李朝和武朝。

兩個王朝的開國之君都在做得很好,後來也都出過明君,但為什麼國祚都那麼短,難道「秦」才是天命所歸?

可按照仙幕所說,後秦國祚也才三百多年,並沒有延續下去。

無論世人有多少疑問和想法,最終也沒人給他們答案。

仙幕內容還在繼續。

【「後秦三百一十九年,十一位國君⒔[(,做得都不怎麼樣,簡直丟老嬴家的臉。」

「後秦的延續,其實更多是人的私心在作祟。為此,昭旭上神甚至斬殺了無惡天數位神官,並對把無惡天諸多仙人發配域外戰場。」

皎月揉揉眉心,嘆道:「那件事太過沉重,我就不多說了,想必各位仙友都知道。」】

「難道,後秦的建立,是無惡天的神官在背後做推手?可為什麼後秦建立昭旭上神要生氣?」哪怕皎月說得很少,嬴政還是從中獲取了很多關鍵信息,但也有不明白的地方。

既然想不通,老父親就問女兒,「你覺得昭旭上神,為什麼要因為秦國的延續斬殺手下神官?」

周圍人聽到嬴政的疑問,全都偷偷豎起耳朵。

他們也很好奇。

昭旭上神,哪怕成神了,作為曾經的秦國帝王,她應該也很高興復國成功才對啊!

嬴舜華無語,「阿父,我現在是個人,我怎麼可能知道神心裡在想什麼!

嬴舜華確實不知道,但她看著回溯石中眾多的畫面,總有一種怪異的感覺。

就是那種答案躲在磨砂玻璃後面,有點感覺卻不清晰。

【「說了這麼久,大家應該知道九陵塔對於整個人界的意義了。」

「而關於九陵塔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每年的六月是曬書月,世界各地的學者大多都會匯聚到西安城參與到九陵塔的曬書、修書中,為保護眾多古籍出一份力。」

皎月一次性拋出包括曬書月在內的眾多有關九陵塔的活動和事,把沉澱在九陵塔石頭、磚塊縫隙之中的故事,一一呈現。

「時間有限,剩下的我就不多說了,感興的仙友們可以自己去查。」

「好了,本期就到這裡,下一期我們講中秦三器。」】

仙幕消失,嬴政收起眾多思緒,站來起來,威嚴的目光掃過諸子百家的眾人,沉聲開口。

「看了九陵塔的故事,想必諸位都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一時的束縛是為了更長久的未來。以後朕不想再聽到任何人向朕抱怨十一公主對他所學的學說太過嚴苛。」

所有人起身,朝著帝王恭敬一拜,紛紛出言,表示之前辜負了嬴舜華的苦心,以後會多多配合。

嬴舜華也適時站到老父親身邊,好脾氣的說:「舜華年紀小,又是第一次接到如此重任,難免緊張,在很多事情上欠缺考慮,好在今日看了仙幕後有所體悟。」

「以後大家有什麼想法和意見都可以找我商討。我們的目標不應該只是完成春秋封神,而應該如仙幕中光耀帝所做的那樣,興百家之學,開創天下大同的光輝盛世。」

嬴舜華這麼說,算是退讓了。但她這份退讓有仙幕打底,也沒人敢得寸進尺。

親眼見到小閨女這般玩弄人心的手段後,嬴政對她越發滿意。

事實也真如嬴舜華想的那樣,即便她退讓了,諸子百家也沒誰得寸進尺。

即便她提議把墨家的「兼愛」、「非攻」和道家的部分學說融合,讓墨家徹底變成「手藝人」。墨家和道家也沒意見,還能手拉手一起研究兩家學說的融合。

這可是之前的嬴舜華想都不敢想的事。

只能說,一切都是仙幕的功勞。

就是不知道,大秦為什麼會出現仙幕。

第64章仙界特產,聖器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