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第1页)

作者:雲前雪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和呂雉一樣,因為呂雉一事對光耀帝寬廣心胸稱讚有加的人不在少數。

帝王多疑,能遇到一位不會輕易忌憚臣子的帝王是何其困難。

「有聖人的胸懷,堯舜的品德,可為君王之典範。」淳于越徹底被折服。

尤其是看到光耀帝為了帝國的延續,連唯一的親生女兒都可以捨棄的時候,淳于越已經無法對那樣的帝王說出任何挑剔的話了。

要知道,人都是有私心的,即便是他,也曾不止一次想要把法家徹底踩下去,讓儒家成為大秦唯一的聲音:

在舜華公主制定的統一百家學說的框架內,他更是想要更多地保留、發揚儒家學說,讓儒家能在封神中占據更多功績。為此,也曾多次對其他學說各種挑剔。

淳于越道:「從今日起,儒家主持修改、編錄先賢典籍一事,由叔孫通全權負責。凡參與者,皆需忘記自己儒家弟子的身份,以舜華公主提出的教化世人為目標,公平公正地修改、編錄先賢典籍。」

淳于越大弟子難以置信地問:「老師,難道你要退出編書一事了嗎?」

「不,我只是覺得我不如叔孫通圓滑,編書一事需要更圓滑的人做主持,才能更好地和其他學派討論研究。」

「仙幕結束後都回去想想,『教化世人』到底該如何教化。」淳于越看著一起看仙幕的弟子們,緩緩笑道:「老夫回去也會好好想,以一個君王的身份、士大夫的身份、商賈的身份、百工的身份、黔的身份,好好想想,到底如何才能讓儒家真正達到『教化世人』的目的。」

淳于越的弟子們聽到不是老師不幹了,頓時鬆了一口氣,齊齊起身,執弟子禮拜,「弟子謹遵師命。」

拜完之後他們發現,摸著鬍鬚看著仙幕的老師好像有哪裡變了,但又說不出是哪裡變了。

「君!

臣!

」李斯看著仙幕中互相信任、互相成就的君臣,一直挺著的脊背徹底彎了下去,顯露出屬於他年齡的老態和疲憊,「終究是我對不起陛下。」

因為只看得到自己的利益,看得到家族利益,所以才會辜負帝王的信任,導致大秦二世而亡。

可同時,李斯也明白,他永遠也無法像呂雉一樣,全心全意信任她的帝王。

最終,李斯只能交代自己的兒女們,「舜華公主

是一位值得託付的主君。如果真有一天,她能坐上那個位子,而你們成了她的臣子,一定要學著去相信她,別像為父,最終辜負了侍奉大半生的帝王。」

「冷心冷情,卻又博愛蒼生,天生的帝王。」道家一老者起身,對身旁的小童道:「走吧!

「走,去哪?」小童見爺爺已經走遠了,連忙追上去,「爺爺,我們到底去哪?」

「去咸陽。」道家老者哈哈大笑,逍遙如仙人,說出的話卻很市儈,「帝星降臨,輝煌盛世即將到來,我道家的功績可不能被諸子百家那些人瓜分走了。」

「去咸陽好,去咸陽好。」小童頓時高興得飛起,連最愛的仙幕都忘記了,追得越發賣力。

雖然不明白為什麼爺爺在大家都去咸陽的時候不去,反而這時候去,但只要爺爺改變主意就好。

嘿嘿,他也想成仙,想做爺爺身邊的仙童。

不同的人看仙幕,有不同的想法。

但無論多少想法,最後都會被光耀帝的心胸折服,被呂雉一次又一次對帝王的信任折服。

一些連封神都沒能誘惑的豁達之人,更是當即改變了主意,決定前往咸陽,看看那位被仙幕誇了又夸的舜華公主,順便為後世之人編撰典籍。

當然,有像道家老者這種真正然物外,卻被光耀帝吸引的,卻也有真正市儈的人。

他們看到的是數不盡的金銀財寶。

大秦的人雖然對仙幕展現出的世界真實樣貌感興,但也只是感興,想要造船出海的人卻很少。

即便農家被良種吸引,數次在朝堂之上提起外出尋找大6的事。

但那一看就是個時間久遠的大工程,和如今忙著春秋封神,忙著休養生息的大秦國情明顯不符合。

最終,農家得到的回答只是「良種誘人,但卻不急於一時」。

但現在,無數人嚮往海外的世界。

瞧瞧,他們看到了什麼——一船又一船,拉都拉不完的白金。

而按照仙幕所說,在更遠的海外,還有數不盡的黃金、赤金、白金,各種奇珍異寶。

【「中秦開國女帝光耀帝時期的六位丞相我們已經說完了。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另一件,之前提過卻沒有細說的事。」

皎月的語氣變得極其深沉,「為什麼拾起春秋封神火種的光耀帝,最終卻成了神,而不是如春秋封神時期天庭推衍的那般,是位能和天帝平起平坐的仙帝?」】

天下的人都沒想到,話題會轉得如此之快。

有黔猜測道:「難道是因為光耀帝是個好皇帝。」

感覺是個比如今輕徭薄賦,不修長城,不修阿房宮,減緩修直道進度的始皇還好的皇帝。

「因為她是以一己之力拾起春秋封神火種的人,她功勞更大。」也有人如此猜測。

「莫非,和光耀帝女子的身份有關?」隨心猜測的人很多,但同樣也有聯繫仙幕內容思考的人。

【「道家,陰陽家,

皆有陰陽之說。」皎月抬手,在空中畫了一圈,仙法旋轉間形成一個黑白雙魚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