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第1页)

作者:青溪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我想了想,問道:「阿嫂姓什麼?」安祿山短暫猶豫了一下,才道:「姓段。」

我在史書里看過,安祿山有原配康氏,又有一寵妾段氏。他起兵之後自立為大燕皇帝,將段氏封為皇后。那麼,他說的這位「阿嫂」,原來只是他的寵妾。

而安祿山那一瞬間的遲疑,想來也是因為,他不好當著我一個女子的面,承認自己過分寵愛妾室。我笑道:「阿兄不妨請妙手匠人,在簪頭下方刻一個『段』字,她定然歡喜。」

安祿山喜不自勝,連連點頭:「我素日在軍營里,滿眼皆是粗糙男子,全不知道該如何哄女郎家歡心,幸虧阿妹有以教我。」

「阿兄早年為互市牙郎,見的男女想來不少,怎地沒有練成哄女郎家的本事?」我作出一副誠懇的樣子,質疑道。

安祿山又笑了:「不瞞阿妹說,那時生得比現下俊俏,不須刻意,也能討女郎家歡心。」

我強忍不適,諂媚著誇了他幾句。安祿山似是被觸動心弦,嘆了口氣:「那時……那時確有一個漢人女子鍾情於我,只是胡漢迢隔,我又年輕窮困,她的父母不願意。」

我凝眸看他側臉,只見他神色中露出幾分蕭索。我有點被他的情緒傳染,喟然道:「她父母以胡漢有別為由,不准你們結縭,固然是常情,但也實在令人心痛……阿兄在軍中可曾遭人輕視過嗎?」

我一向清楚胡人在唐朝的生活有艱難之處,很願意和他們共情。安祿山垂道:「阿妹既解蕃語,想必曉得,我們縱然身有長才,也時常要受漢人輕鄙。張將軍為人親切,對胡漢軍士並無分別,但是軍中漢胡雜處,於這些事上,有時難免起紛爭。我父親是康國人,母親卻是突厥人,我是異族通婚所生的雜胡,更易遭人輕蔑。」

我嘆道:「我是漢人,於此體會不深,但我是女子,而女子歷來不能為官,故而在典客署中無有進身之階。我對阿兄的境況,也能明白一二。阿兄現在軍中是何位分?」

安祿山笑道:「是平盧軍兵馬使。」

我其實對這段歷史諳熟於心,早就知道他現在的職分,卻仍是改容相敬道:「我竟然認了一位這樣英武的兄長!

「是了,我觀阿妹梳的是未嫁女的髮式,難道阿妹仍未出嫁?」安祿山問。

我說是。他打量了我兩眼,說道:「阿妹若不嫌我冒昧,我倒可在軍中為阿妹覓一壯士。」

我拍手笑道:「好極!

只是要與阿兄一樣雄傑人物才好。」

「我有甚好!

」他大概受不了我一直吹捧他了,「我畢竟是胡人,來日進身終歸有限。你若覓個漢人壯士,將來夫貴妻榮,必定不難。只是我聽他們念過兩句詩,說什麼『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真是恰切……你到時只怕要多惦念了。」

他微帶風霜之色的容顏上,倒是一派真誠。想來,現在的他還不曾想過,他有一日能兼三鎮節度使,手握十幾萬大軍,獲得來自皇帝的無上榮寵。

我與他分別,回到邸店,獨自對著窗戶發呆。此時安祿山猶無惡跡,我殺他究竟該是不該?我並非能違拗本心行事之人,今天敷衍了他大半天,已是竭盡全力。我真的能如願接近他、殺死他嗎?

我喚店家取來紙筆,開始給安重璋寫信。

第45章只為多嬌便相妒

安祿山是平盧軍兵馬使,平日裡少有閒暇,我便時時親手做一些小食,都是雙皮奶之類以現有烹飪條件做得出的奇食物,帶去他的官署找他。就連王維,也不曾享受過我這般著意體貼。

我北上幽州,沒留地址給王維,故此不曾收到他的音書。我恨王維不肯遠離崔十五娘,卻也時常意識到,我處心積慮接近安祿山,想要避免安史之亂,終究是為了保護王維——那個在亂中身不由己,為叛軍所掠的王維。

也正因此,我每每看到安祿山的臉,眼中反而好像映出了王維的面容。有一次,安祿山訝異道:「阿妹,你看著我時的神氣,好像又是歡喜又是哀傷。」

「是嗎?」

我抬眸望向遠方。幽州治所薊縣,就在後世的北京城西。時序已然入秋,天空明淨如一大塊琉璃,色澤比起八水環繞、水汽濃郁的長安,藍得更加深濃。各色鳥兒在槐葉間鑽來鑽去,倒較炎夏時更活潑。這是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最美妙的時刻,只是唐朝的北京,尚沒有後世的紅牆碧瓦,城裡看去,只是灰濛濛的一片磚瓦建築。我望著這片深淺不一的灰,心中悲欣交集。

這是我的家鄉。安祿山與史思明在此經營多年,深得當地人民愛戴,直到元朝,他們二人與安慶緒、史朝義還被人敬稱為「安史四聖」,立有祠堂。甚至,到了清朝,仍有朝鮮使者在入京時見到安祿山廟。若我當真殺了安祿山,我的家鄉又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掩去憂思,問道:「近日阿兄軍務繁雜,累麼?」安祿山笑道:「阿妹何必為我擔心?我自能處分。不過,近日確有一些事,說來與我有些干係。」

我以目光相詢。安祿山道:「幽州城裡建有兩座祆祠,胡人們常去供奉。但近日有人竟在祆祠的神龕中,放了穢物……你也知道,此事於祆教信眾乃是奇恥大辱,信眾們仔細追查,發現竟是一個奚人軍士放的。是以近來軍中的胡人軍士與奚人軍士屢起爭鬥,我常要前往調停,好不辛苦。」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