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千古一帝 (第2页)

作者:口嗨王者小梦梦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又有匿名留言:秦始皇不配千古一帝。】

“尔等怎敢!”

秦始皇在看到留言,脸上的笑意被愤怒取而代之,要不是对方匿名姓名,他一定要回敬一条留言。

“这定是某个眼红陛下成就的后世昏君所留。”

赵高小心说着。

李斯也找由头道:“历朝历代有这么多的帝王,却只有两人留言不满,这证明了,基本全部的人,都认可陛下的千古一帝。”

嬴政胸口剧烈起伏,并没有理会二人,抬头看向恢复画面的天幕。

【华夏文明璀璨耀眼,历朝历代共有四百多位帝王,有昏君,亦有明君,像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几位的功绩,毋庸置疑是具有代表性的。】、

【其中秦始皇被后世人称为祖龙,千古一帝。】

【想来会有很多人,不赞成这个称呼,觉得秦始皇“焚书坑儒”

,“刑法苛刻”

“阿房宫”

“巡游无度”

“劳民伤财”

“追求长生不老。”

【这些确实是秦始皇一生功过中的过。】

【还有不少安在秦始皇头上的罪名,在后世看来是不成立。】

【比如“赋税徭役繁重”

有功也有过。】

【大秦的统一,是经过长时间的征战,而在秦朝的北部游牧的匈奴人,逐渐势大,经常袭掠与其接壤的百姓,难不成放任不管?】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应对匈奴人对秦朝百姓的杀伤掠夺,命蒙恬率3o万大军征伐匈奴。】

【这一战,汉朝历史学家贾谊赞为“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再比如“大兴土木”

除了“阿房宫”

外,像是被人诟病建的“灵渠”

和郑国渠,都被历朝历代沿用。前者可作为南北沟通的桥梁,以及买卖往来,后者灌溉四万顷良田。】

【更不用提万里长城,这个存在至今的宏观建筑。】

【在后世有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

,它不仅仅在历朝历代抵御外族,在后世还成为了华夏文明的象征。】

【凡是到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