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战国篇二 吴起二 (第1页)

不过问题不大,战国之时,一将难求,各国君主都将“求将”

看作是第一要务。吴起已经有了最好的投名状。

此时魏国正是魏文侯当政时期,魏国奉行联韩抗秦的决策,在李悝变法的加持下,魏国逐步走向强大,晋之内,渐渐唯魏国马首是瞻。

而吴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投奔魏国。

据说魏文侯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接纳这位经历石破天惊的喋血名将。

魏侯斯虽然先开始并不确定这个魏文侯是自己,但在听到熟悉的李悝的名字后,逐步确认了起来。

毕竟联合晋,封死秦国东出的道路,一直是他的执政理念。

且不惜一切接纳这样一位可以左右战局的将军,正是他本人会做出的抉择。

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吴起甫一上任,便大破秦军,直接将河西五城尽收囊中,将秦军直接打得退回洛水。魏国在此建立西河郡,吴起为第一任郡守。

可不要小瞧这小小的一片河西,其战略重要性难以忽视,控制了河西,就控制了崤函,那是秦国东出中原的门户。

小小一片河西?

秦国历代先君大惊。

河西,那可好大一片地呢。

谁敢小看河西?

刘彻忍不住在心中吐槽。

那崤函可远不仅仅是秦国东出的门户,也是他大汉西出发展的唯一门户啊。

正是因为匈奴控制着河西,阻断了他大汉的发展,河西之地,他势在必得,否则永远寝食难安。

而六国京都的其他普通黔首则纷纷到吸了一口冷气。

什么,那可是秦国啊!

魏国还有这么风光的时候呢?真看不出来。

当然,能让吴起名垂青史,入选华夏八大军神宝座的,自然不可能只是这样简简单单,平平无奇的一场胜利。

就这还简简单单,平平无奇?

怎么办,还没成长为大魔王·秦国的先君们开始心慌了起来。

那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传奇之一。魏国侵占秦之河西之地后,成为秦国之心腹大患,屡次派兵进攻,却都无功而返。最后秦惠公欣忍无可忍,赫然发动五十万之众气势汹汹,誓要夺回秦国故地。

而吴起不过率五万兵卒奋起反击,是为阴晋之战。

正在努力搞军队的秦公欣:???

五万对上五十万?

结果告诉他,是秦国大败?

这如何可能。

还有,这么丢脸的事,你秦惠公就秦惠公吧,干嘛还要再秦惠公后面再加上一个他的名字,这下好了,全天下都知道他不自量力,以五十万堆上五万结果还打输了。

常柚要是知道秦公欣的想法,只能摊手,没办法,谁叫你秦国不止一个秦惠公呢。

但这就不得不提到吴起最厉害的一点,是为攻心之计。吴起行军则与兵卒同吃同睡,甚至亲为手下士兵吸吮脓疮,手下士兵对他忠心耿耿,誓死效忠,吴起因此粹炼出了一批英勇无双的魏武卒。

而在阴晋之战之前,吴起也做足了鼓舞士气的准备,未出战,先开席庆功。

在之前战争中无功者虽有宴席吃,但却没有贵重的餐具,又在门外犒劳有功者的家眷。看着有功者如此风光,魏国兵卒卯足了劲要在战场上夺取功劳,于是士气大振。

遂大败秦军,吴起从此扬名立万。

秦公欣心头一哽。

所以他这五十万的大军到底是现在立刻马上颜面无存地原地解散,还是继续硬着头皮招募啊?

可是难道他这赳赳五十万大秦好男儿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给吴起扬名立万的吗?

后世已知道发展的将军们纷纷点头。

没错,吴子这番同吃同睡鼓励军心的做法一向为人推崇,青史留名的名将几乎没有不学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