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战国篇五 白起其三 (第3页)

他之前的确是动了这个念头,只是还没来得及付诸行动罢了。

看来这个天幕所说后世之事,大概率便是当真会发生的未来。

结果三个月过去了,白起还是没有出发。诸侯联军来势汹汹,秦都使者日日有新人,秦昭襄王便让人去催白起,命他不得滞留咸阳。

大臣议论时说看白起出城时怏怏不服,大有怨言。秦昭襄王担心白起为别国所用,遂遣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白起死于杜邮。

秦王稷默然。

白起这简直就是在找死吧。他都让人迁往阴密了,你三个月都不动身,他如何可能不怀疑你的居心,为何要抗拒王命?

再加上之前的种种,他会因此有所怀疑,他自己并不感到奇怪。

白起,即便是不能为他所用,也绝对不能让他出秦国,否则必成他秦国之大患。

虽然他知道白起大概率不会如此,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那万分之一的可能也是秦国难以承受的。

但秦昭襄王可能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这个同自己君臣三十余年的大将军。

白起死后,秦人认为白起“死而非其罪”

,甚为怜爱,乡邑皆祭祀白起。

唐太宗李世民也认为:“白起为秦平赵,乃被昭王所杀,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焉。”

只有白起本人,在一开始的震惊与困惑,不知自己所犯何罪竟落得一死,却很快便为秦昭襄王找补表示,是因为他诈坑赵降卒数十万人,本就该死。

他最终也没有选择埋怨和仇恨自己誓死效忠的君王,更不可能背叛自己从小生长的秦国。

秦王稷原本以为自己早已炼得一身虚假之心,没想到骤然听到天幕此语,竟还是被稍稍触动。

白起竟当真如此忠心,从无任何埋怨吗?

至于所谓秦人怜爱白起,其实他并无所谓。

他不在乎旁人是如何想,心中又更为喜爱谁,只要能为他所用,便已足够。

白起死后,秦昭襄王手下并没有足以和白起相提并论的将领,这好像是个废话,毕竟纵观华夏五千年,一共才出了八个,这种亲手撕卡的,怎么能有幸拥有两个呢?

于是秦国退还了大半曾经占领的六国土地。

可即便如此,白起已经实打实打残了六国,又已经高瞻远瞩地直接采取“攻人”

之策,纵使秦国稍稍弱上一些,但六国已无力抗秦。

但一统天下的机会,秦昭襄王本人是彻底错过了。

秦王稷表示他自己错过一统天下机会这种事就不必一直反复提及了吧。

已经在懊悔了。

再说了,他看开了,虽然自己没成,但子孙成了不也算是他成了吗?

虽然据说一世就亡了。

如果有机会,他一定要好好暴打一下那个什么秦一世。

他辛苦揍了半天六国,结果都没能看到秦一统,你原本就已一统,怎么还给搞没了呢?

但没关系,战国大魔王名不虚传,虽然是没这机会一统天下了,他也绝没闲着。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西周公屁颠屁颠跑到秦国来请罪。

五十一年,九鼎入秦,周朝初步灭亡。

五十三年,六国君王来秦称贺。

秦彻底凌驾于六国之上,便是秦昭襄王去世之后,四年之内,秦国换了三位王。六国也完全不敢动,可想战国大魔王之威力。

秦王稷原本听得还十分热血沸腾。

等会儿……

四年换了三个?这是如何做到的?

活了七十五岁的秦昭襄王表示不能理解。

他可能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到曾孙才能一统天下了。

这频率,大军刚出发,就该回来奔王丧了吧。

秦王稷就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