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西汉篇三 韩信三 (第3页)

但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其实在这场史上唯一的胜利之中,地利因素也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韩信生于淮阴,这座如今可以算作是水乡之地,想来对水的掌控也出神入化。

而此刻的汉水还是条好汉水,沟通陇西和鄂西,孕育出那片著名的“天地大泽”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这条发达的汉水水系,无论是韩信的军令还是后勤保障都能得以顺畅运行。

可惜,二十年后,一场武都大地震,天地大泽从此消失,汉水改道,从此再难运行大船。

坑死了一票后来者。

但却也铸造了韩信无人匹敌的战绩。

原来是汉水改道了。

韩信在心里为刚才对后人的非议轻轻道了个歉,但歉意不多。

谁叫你不试试他的方法。

奇袭嘛。

汉水都没了还正兵推进,这简直是杀敌一千,自损一千二的打法啊。

算了,人家至少是丞相,还是有兵权的丞相。

不像他,是个将军,却是个没兵没权的将军。

管人家怎么打仗呢。

但萧何和刘邦却忍不住皱了皱眉。

武都大地震?而且只在当年之后的短短二十年后?

那不没几年了吗?

连汉水都给震改道了,天地大泽都震没了,这得是多大的地震啊。

想到震后的救灾赈灾的钱粮事物,已经开始头疼了。

但这种事,说了那些百姓也不会信,总不能强制让武都成为一座空城吧。

这只是一个开始,汉军继续乘胜追击,灭韩国,西魏国王魏豹归服,殷王司马卯被成功策反。

短短八个月,汉军势如破竹,直接触及楚国本土。

或许大家要问了,项羽这时候在干什么?

啊,他正身陷齐国反叛的泥沼。

在汉国与齐国之间,他选择先搞定齐国,但项羽的手段过于残酷,反而激起了齐国反抗楚军的强大意志力,导致楚军在齐国步步沦陷,正给了汉军快速发育的时间。

提到这件事情,刘邦忍不住冲张良夸赞道:“当日多亏子房去信,让那项羽坚定攻齐,否则胜负仍未可知呢。”

韩信却在心里撇了撇嘴。

也许让当时的汉王遇到些挫折,说不定能更顺利一点。

八个月,原本的强楚竟然已显颓势,而各国依附自己,他一下子拥有了六十万联军。刘邦觉得自己支棱起来了。恰好韩信进入了自己最不擅长的攻坚环节。

刘邦赶紧搞了一部分韩信手里的兵走,自己兴高采烈地带着六十万联军去春游,不是,去攻楚了。让韩信带着剩下的军队继续围困废丘。

毕竟有六十万之众,联军势如破竹,直入楚国国都彭城。

尚在齐国的项羽得知此消息,大惊,赶紧回援。

经典老番再次上演,经久不衰:“三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啊。”

彭城之战,一触即发。

刘邦:……

既然你提到彭城,那他就只能不说话了。

兴高采烈不起来了。

简直是他人生最大的意外,没有之一。

他至今难忘当年被三万楚军追杀逃亡的狼狈样子。

谁能相信那时候的自己其实原本带着六十万的联军来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