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唐朝篇三 李靖二 (第2页)

说来说去,好像倒霉的是他们啊。

更笑不出来了。

哦,对了,李渊还不忘专门亲笔写了一封敕加急送到李靖处,要特意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强调一下:“既往不咎,旧事吾忘之久矣。”

生怕我们后世人不知道他是一位小肚鸡肠记仇的君王。欲盖弥彰,说得就是李渊。

救命,简直是笑不活了。

怎么会有这么离谱的操作。

刘邦不可置信,什么,就这种手段,竟然还真能让他给打下江山来?

严重怀疑李渊注水。

不过,在与梁国对峙的这段时间,李靖已经从一个战略军事家的角度深度剖析过了梁国的实际情况,认为梁国已是外强中干,完全可以一举击溃。

于是上书李渊灭萧铣的十策,李渊也算是说到做到,从此将李靖看作是自己人了。

“三军之任,一以委靖。”

武德四年九月,四路大军杀向江陵,拉开了灭梁的序章。

其他人不说,三国的蜀汉已然被吸引了注意。

秋天从江陵东下?

这是真的可以的吗?

是不是有点太不符合自然规律了?

而李渊才不管什么几月不几月的,忍不住同部下道,看吧,朕就说了自己用人不疑的嘛。

大臣熟谙糊弄大法。

您开心就好了,至于自己是怎么想的,那您就没有必要知道了。

当时正值秋天,正是长江的汛期,萧铣看着汹涌奔腾的长江之水,认为唐军绝不可能在此时攻打自己,便继续推行自己的“罢兵务农”

政策,解散手下那些军权在握,让自己无法安睡的将领的兵权,让士兵们回家种田。

再加上之前萧铣的种种骚操作,已经把最早一批拥立自己的原始股东清理的差不多了,梁国内部君臣已经离心。

唐朝之前的皇帝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是在干什么?

大哥,你旁边还有这么一大个拥有强悍军队的国家,你竟然就让手下的士兵回家种田了?

你统一天下了嘛,就已经开始在想功高震主的事情了,是不是目光有点长远的太过分了。

刘邦破案了。

大哥别笑二哥。

原来这个乱世还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不是李渊太优秀,全靠同行足够菜。

而南北朝的诸位君王却笑得挺开心。

这个萧铣,可真有他祖宗的风采啊,跟南梁国的诸位先王的骚操作比起来,丝毫不逊色呢。

其实看到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唐军自己也的确是发怵的,领军将领也在提议要不还是等大水散去再行出击吧。但“兵贵神速”

一向是诸位军神们奉为圭臬的第一准则。

李靖则认为,萧铣此刻定然毫无防备,此刻迅速出击,萧铣仓促之间难以组成有效战斗力,一定能事半功倍,一举消灭萧铣政权。

于是唐军沿三峡,顺流东进,萧铣果然毫无防备,唐军一月之间,连下两镇,并抵达夷陵城下。

可就在此处,遭遇了文士弘数万精兵,因为之前的丝滑速胜,李孝恭头铁就是一个俯冲。

李孝恭:……

真想神隐啊。

怎么又要提他,他知道错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