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宋朝篇六 岳飞三 (第2页)

虽然他也很想抽人,但是该挽尊的时候还是要挽一下的。

前朝凑热闹的皇帝们此刻有些唏嘘。

什么,这都能行,这玩意国运还挺好。

某几位十分有代入感的唐朝皇帝们已经入戏了。

哎,那皇帝呢,上哪去了,这不正是一举还回旧都的大好时机吗?

可是仅凭民间的努力虽然能够勉强维持稳定,可是终究缺乏了主心骨,宗泽等有识之士知道这并非长久之计。要想凝聚士气一举收复中原,还得需要皇帝出面还都北方,号召大家一起发起反攻。

于是宗泽一再上书宋高宗,希望他能够还都,以主持抗金大计。

还都?那是绝对不可能还都的。

此刻的宋高宗正沉醉在氤氲的江南之地。在温柔的扬州寻欢作乐呢,十分有乃父的遗风。

个月之内,宗泽连续上了二十四次《乞回銮疏》。可惜,都石沉大海。

不理解,他们是真的不理解。

人家都给你把国都安稳下来了,就这么害怕吗?

难道北方那一大片的国土就如此烫手不成吗?

你不想要给我们啊,我们不嫌国土太小。

是二十四次,不是两次,也不是四次啊。

再热血的一颗心都会冷却的吧。

时年七月,宗泽坐观朝廷的冷处理,眼看着大好的反攻机会转瞬而逝,眨眼又快到秋天。于是忧愤成疾,背疽发作,含恨而终。

但临终之前仍旧不忘叮嘱属下坚持抗敌,这样他便虽死无憾了。

话虽如此,但当诸将含泪退下后,宗泽还是忍不住轻轻吟诵起了杜甫的那句名垂千古的名句,难以掩饰的遗憾和失望皆埋藏于字里行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留给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不是对家人的不舍,也不是对尘世的眷恋,而是满怀对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最深切的忧虑,他高呼声“渡河!”

之后便溘然长辞。

在遗书之中仍旧呼吁宋高宗早日还都开封,希望他能够醒悟,抓住最后的良机。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对此,宋朝中央的反应是,赐谥“忠简”

,但当然不还都。

这跟朕知道了,但朕坚决不改有什么区别。

谁稀罕你完颜构封的谥号啊,被你一封瞬间谥号掉价百分之五十。

还没有岳飞亲自随同其子扶灵回乡来得让人动容呢。

这个什么狗屁宋高宗怎么还没死?

收听天幕的所有人都忍不住发出了灵魂疑问。

说好的你们宋朝的皇帝都早死的呢?

宋哲宗本人已经快裂开了。

不说了,就算他只能活23岁,他也要拉着端王赵佶一大家子跟他一起死!

他是看透了,这一家的男的没有一个好东西。

埋了吧,省的给他大宋丢人,颜面尽失啊。

南宋朝的百姓心里忍不住啐了一口。

天幕在说什么废话。

那昏君怎么能与岳将军相提并论呢,晦气不晦气啊。

赵构:???

知不知道被追封如此谥号是多么大的殊荣,你们还敢万般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