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第2页)

作者:夏有青青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美人幡子约莫两尺宽一丈长,绣得精细,不知费了多少工夫。

绣像上,美人团扇遮面,并未露出容貌,可只瞧那锦绣罗裙勾勒出的曼妙身姿,便知是位天仙般的人物了。美人身侧,从上往下贴着四个清秀雅致的大字“明记成衣”

“字写得好极,瞧着像是缂丝来的。”

衣铺对面是间通宵揽客的酒楼,雅间里一位南方来的丝客摇着骨扇叹道。

同席友人闻言,亦抬头望向隔街的明记衣铺,停箸笑道:“余兄好眼力。你有所不知,这明记成衣的东家是位年轻小姐、绝色佳人。若不是她家只招待女客,纵有十间店面,也要被挤破了。”

正说话间,对面小楼上,窗子忽地被推开了。两人齐齐止了声,呆愣愣看着雕花窗后临街观望的倩影。那位南客,连骨扇也滞在手中,失了摇来晃去的力气。。。。。。

*

立秋已过,夜风寒凉。阮明殊本有些疲倦,被这么一吹,倒提了神。不远处,稽巡司的青衣卫们缓辔而来,行人纷纷避让,阮明姝也阖窗下锁,不再张望。

她坐回案前,凝神细思起来。明日有两项要紧事,疏忽不得。

一是顾尚书家的千金要做套秋装,定下样式料子,二是陆大将军府上的窦老太君要订做两双冬靴,须得先量脚问询。

为权贵家的女眷们裁衣制靴,与店面的普通生意不同,阮明姝需亲自登门,好在这两位主顾皆明事理好说话,倒也不必太担心。

阮明姝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接陆府生意时,忧惧难安,想推辞又不敢,毕竟陆大将军是位喜欢看人掉脑袋的危险人物,传闻他见了皇帝都懒得跪拜,只因念着与盛意公主的一段旧情,才甘为臣子至今。

不过等她战战兢兢到了陆府,却发现陆府上下无论主子奴婢,皆是傲气内敛,谦和在外。陆将军的亲祖母窦太君更是和善可亲,她拉着阮明姝的手闲聊时,慈爱又自然,如普通人家的可爱老太太一般。

因这个缘故,后来父亲每每在家中大骂陆将军,说他骄扬跋扈、擅权独断时,阮明姝总觉得有些不信。

出神的这会功夫,平铺在书案上的几张画样便晾干了。

今日颜料调得好,彩墨干涸后与布料原色几无二致。阮明姝松了口气,可以早些收工了。

她利落收拾起来,但拿起那张画着浅紫云纹袄裙的绢纸时,动作一顿,露出惋惜的神情:为了找做这款袄子的布料,她跑遍了大半个京城的布庄,最终也没找着完全合意的“暮山紫色”

绸缎。

“过两年,衣铺生意做大了,自己家开个染坊才好,现下且将就着。”

她心中盘算着,一边将图样排好,夹进硬册里。

明日先把图样给主顾看,有不满意之处,当场就可改好。式样定下,衣物回来再让素绢、青罗做。遇上需重工巧思的棘手活儿,再叫妹妹明蕙出马。

想到妹妹,阮明姝手上动作又快了几分,想早些回去看看她风寒好了没。

*

阮明殊提着灯笼下楼,发现丫鬟素绢依然在等她,心中登时一暖。

“小姐,要回去了么?阿奚正在外面等着。”

素绢放下手中绣物,柔声道。她今年二十,比阮明姝还大两岁。鹅蛋脸儿,眉眼弯弯,鼻子嘴巴皆是小巧圆润,观之温柔可亲。

阮明姝还没说话,铺门被轻轻推开了。回首看去,星辉月光下,一位俊秀少年倚门唤道:“阿姝。”

“是阿姐,不是阿姝。”

阮明姝教训道。

月光暴露了少年的异族血统,深金色的瞳孔格外明亮。他嘴角动了动,表情有些苦恼和犹豫,最终又叫了声“阿姝”

说完,像知道要被责备般,立刻将手中油纸包的糕点塞给阮明姝:“给你。”

又指了指门外,“红绫说今晚风大,让我借了马车再来。”

*

阮明姝和素绢坐上车,赵奚执缰甩鞭,马车飞驰起来。纤指轻撩帘子,阮明姝侧脸去看,熟悉的街景一闪一闪往后退。

这是阮家来京的第七个年头,他们本居相州乡下,家中贫寒,最苦的时候一连三日,顿顿野菜稀汤,老鼠都饿昏了头从房梁上摔下来。

妹妹卧病在床无钱拿药,爹爹叹气,阿娘流泪……后来阮父中举,又得了笔意外馈赠,索性典卖房舍,全家一道来京城谋生。

初到京城时,恨不得一枚铜钱掰成两半花。为了省钱,他们租住在外城一处破旧院子,下雨天床铺都是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