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第2页)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咳。”

冬青的咳嗽声突兀地响起,“夫人来了。”

容宓迁怒地拍了一下容祈的手背,这才捋了捋鬓角,施施然地走了出去。

宁汝姗穿着鹅黄色襦裙,鬓间一支红宝石玉簪,简单精致却也温柔大方,她站在门口,笑脸盈盈:“让大娘子久等了。”

“不久,是我来早了。”

容宓状似无意地打量着她,见她毫无异样,这才松了一口气,颇为亲密地挽着她的手,带她离去。

“她听到了?”

容祈听着脚步声离开,这才隔着窗户问道。

“今日开了窗,大娘子声音又不小。”

冬青低眉顺眼地说着。

宁汝姗脚步轻,又直接从拱门处走了进来,照景的假山又修得格外树荫茂密,这才让谁也没发现,直到她绕出假山这才被冬青发现。

“把假山推了。”

容祈冷冷说道。

冬青应下。

那边,宁汝姗和容宓坐着马车去了临安最热闹的水夕街,水夕街卖的是金银玉石,绸缎华裳,一向是富贵地,连卖花的小姑娘都穿着比其他地方要体面一点。

“长久不来逛了,你可知最近哪家首饰店最为炙手。”

容宓打量着沿街一杆杆幌子,招牌下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景象。

临安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三月前庐州兵乱在这里不值一提,如水牛过江,消失得无影无踪,达官贵人,黎明百姓,都沉醉在临安富足的生活中。

毕竟三百万两上供的白银已经凑齐,国库损失的钱银,只要在明年各种杂税还要再多收一层就能填补上来。

无名目的杂敛是悬在百姓头顶的一把刀,但日子总是还过得下去的,穷点总比打战死人要好一点。

容宓长长叹了一口气,突然没了兴致。

一侧的宁汝姗抿了抿唇,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委婉解释道:“我甚少出门。”

容宓收回视线,惊讶地打量着她,这才发现她穿的衣服也不是当下最时兴的大袖霞帔,还是七八年前的窄袖上衣模样。

大燕三次北伐失败后,对大魏则是步步退让祈求生存之息,对国内又开始施行修生养息,短短几年,借着商道和水运的双重运作,国库充盈迅速。

朝堂民间早已忘记三十年前奔波逃窜到临安的狼狈模样,衣服风俗种种物件又开始朝着前朝奢侈华丽走去,尤其是这几年,华贵之风越演越烈。

宁家位卑却权重,统领一方的都虞候在临安怎么也不至于穿不上最时兴的衣服。

“也不碍事,按理哪家人多哪家生意最好,赶着热闹去总不会错的。”

容祈移开视线,压下心中的疑问,转眼岔开话题说着。

宁汝姗平静地笑着点点头,并没有露出难堪之色。

两人闲逛到夕阳西下,暮鼓敲起,容宓这才堪堪歇了手,施施然地回去了。

其实宁汝姗没有买很多东西,扶玉手上的东西都是容宓硬塞给她的。

她自小对这些精致富贵的衣服物件没有强烈的喜恶,那些高门贵女们爱如眼珠,时常攀比的东西在她眼中还没有几本书感兴趣。

“这些书放哪啊?”

扶玉抱着一大摞书问道,“院子没有单独的书房,可要特意辟出一间来。”

“算了,直接放屋子里吧。”

“这几日的小报都是一些八卦逸事,没什么前线的事。”

扶玉跟在她身后抱怨着。

宁汝姗也长叹一口气:“这也没办法,大概是最近又开始严打了,我们看不到邸报,只能从这里推测出爹的消息了。”

邸报是官家刊登的小报,只有七品以上的官员才能拿到,一般都会送至正室夫人手中,宁家东西两院关系如此紧张,她自然是拿不到的任何消息的。

扶玉突然想起一个临安城的八卦,神秘兮兮地说道:“我倒是知道怎么回事,听说一年前有家叫朝夕小报在临安突然流行,不仅诏令、差除和台谏百官章奏都有,连着朝廷未报之事,或是官员陈乞未曾之事都有刊登,甚至雇佣的那些内探都极为大胆,里面刊登省院泄露的议案。”

宁汝姗眼睛一亮:“那我怎么不见他们出现在报摊上。”